马家窑彩陶将在北京展出 |
---|
发布时间:2018-07-20() 来源: 作者: 阅读:2935 |
最近北京市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馆长席文韬和展览部主任孟巳巽专程到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考查马家窑文化。先后到甘肃马家窑彩陶文化博物馆和马家窑文化遗址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参观感受,他们看到博物馆中展出的内涵丰厚广博,纹饰绚丽奇异,造型精美多姿的一大批远古艺术珍品时,便为之感动惊叹。马家窑文化是其所见到的远古艺术中最神秘辉煌而无比灿烂的人类远古文化源头,他们和一同来参观的吉林大学教授,文字学专家支那先生共同认为马家窑文化是人类文明源头中的远古文化瑰宝。 |
最近北京市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馆长席文韬和展览部主任孟巳巽专程到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考查马家窑文化先后到甘肃马家窑彩陶文化博物馆和马家窑文化遗址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参观感受他们看到博物馆中展出的内涵丰厚广博纹饰绚丽奇异造型精美多姿的一大批远古艺术珍品时便为之感动惊叹 |
明崇祯青花八仙大罐 |
发布时间:2018-07-16()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阅读:2013 |
罐高36.8厘米,口径18.9 厘米,底径20厘米;酱口,腹绘八仙祝寿图。青花浓淡有序,纹饰层次分明,用笔细腻工致,看上去颇具康熙瓷风貌。然依据人物后腰的佩饰物以青花笔触之细点作点缀;器腹下部合欢树叶子细密,呈左右对称状;背景处大片云纹为括号状,可确信其为崇祯时期的作品。 |
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彩陶鉴定马家窑彩陶文化马家窑彩陶研究彩陶收藏 |
清乾隆镂空碧玉花熏 |
发布时间:2018-07-16()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阅读:2358 |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镂空碧玉花熏,通高20.7厘米,足径8.3厘米,口径14厘米。花熏盖呈六层圆塔状,镂空莲花、莲瓣和缠枝牡丹纹。腹内装一铜鎏金随形碗,以盛香料。器下为青玉托,呈圆饼形,底有圈足,外沿镂雕连续的如意形云头纹,中心透雕菱霄花。托下为铜胎掐丝珐琅座,其上部一圆形花盘,供托足套入,中部为四个对称的云头,面饰宝相花纹,下部作盘形,四个如意头形足着地。造型新颖,工艺复杂,制作精巧,浑如一体。是乾隆时期镂空玉器的代表作品。 |
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彩陶鉴定马家窑彩陶文化马家窑彩陶研究彩陶收藏 |
西周时期青铜器上的扬州风 |
发布时间:2018-07-09()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阅读:1984 |
我国的青铜时代经夏、商、西周和春秋,大约经历了15个世纪。中国青铜器的品种也极为丰富,不仅有酒器、水器、食器、兵器、礼器,还有车马器、农具、工具及各类生活用具等。这其中,尤以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最为上乘。铸造者准确把握铜锡比例,使得器皿品质优良,经久耐用。加之造型庄重,纹饰富丽典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彩陶鉴定马家窑彩陶文化马家窑彩陶研究彩陶收藏 |
文物鉴定专家孙大为谈西北陶器 |
发布时间:2018-07-09()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阅读:1603 |
读过宋词的人都知道,柳永、苏轼好有一比:一如十七八岁的女儿执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如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如将瓷器与陶器作此一比,不知合适与否。没有瓷器的晶莹、细巧,陶器显得朴拙、天真,却也别有一番可爱。年轻的文物鉴定家孙大为 |
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彩陶鉴定马家窑彩陶文化马家窑彩陶研究彩陶收藏 |
陶瓷装饰中堆塑技法的工艺特征 |
发布时间:2018-07-09()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阅读:2206 |
始于南北朝的三彩在初唐重装登场,一举成为中国彩陶艺术的不朽巅峰。“唐三彩”在制瓷技术和绚丽多姿的彩釉装饰方面贡献巨大,对彩瓷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为景德镇及各窑口彩瓷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
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彩陶鉴定马家窑彩陶文化马家窑彩陶研究彩陶收藏 |
专家揭秘常见彩陶花纹蕴意 |
发布时间:2018-07-02() 来源: 作者: 阅读:2770 |
近年来,彩陶爱好者不断增多,其中有不少人正是被彩陶上华美多变的图案所吸引。那么这些彩陶花纹和图案究竟蕴涵着什么意义呢?记者为此采访了彩陶花纹研究专家。 |
陶瓷和瓷器的区别和粘土的性能 |
发布时间:2018-07-02() 来源: 作者: 阅读:2014 |
通俗地讲: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则是陶器炽器和瓷器的总称。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 |
马家窑文化彩陶——新石器文化的代表 |
发布时间:2018-05-17()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阅读:2871 |
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马家窑文化,因最早在甘肃省临洮县瓦家坪马家窑遗址发现而得名。主要分布在甘肃省。在青海东北部,宁夏南部也有遗存。马家窑文化是中原仰韶文化晚期在甘肃的继承和发展,故又名甘肃仰韶文化。在时间/顷序上,上承仰韶文化的庙底沟类型,下接齐家文化。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马家窑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一一前2050年。 |
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彩陶鉴定马家窑彩陶文化马家窑彩陶研究彩陶收藏 |
谈马家窑远古彩陶的收藏 |
发布时间:2018-05-17()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阅读:1703 |
马家窑文化,因一九二三年首先发现于甘肃临洮的马家窑村而得名。它出现于距今五千八百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历经了三千多年的发展,主要有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等类型。其主要分布区域在黄河上游的甘肃、青海境内,以洮河、大夏河及湟水流域为主地带。 |
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彩陶鉴定马家窑彩陶文化马家窑彩陶研究彩陶收藏 |
浅谈马家窑彩陶的特点与鉴别方法 |
发布时间:2018-05-17()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阅读:1865 |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马家窑遗址而得名,年代约为公元前3000年~2000年。马家窑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洮县洮河西岸的马家窑村麻峪沟口,1923~1924年,瑞典地质学家兼考古学家安特生在甘肃 |
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彩陶鉴定马家窑彩陶文化马家窑彩陶研究彩陶收藏 |
马家窑价值体现 |
发布时间:2018-05-07()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阅读:1668 |
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彩陶衰落以后,马家窑文化的又延续发展数千年,将彩陶文化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马家窑文化以彩陶器为代表,它的器型丰富多姿,图案极富于变化和绚丽多彩,是世界彩陶发展史上无与伦比的奇观,它源远流长地孕育了中国文化艺术的起源与发展,是中华远古先民创造的最灿烂的文化、是彩陶艺术发展的顶峰,是史前的“中国画”,是解读史前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无字天书。 |
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彩陶鉴定马家窑彩陶文化马家窑彩陶研究彩陶收藏 |
马家窑文化综述 |
发布时间:2018-05-07()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阅读:1558 |
20世纪20年代的一天,瑞典学者安特生在甘肃临洮马家窑村的黄土坪上发现了大量的彩陶。绚丽的光彩,奇美的造型,竟然把这位考古工作者惊呆了!当他抚摸着这一件件惊世的彩陶时,竟激动地高呼:“马家窑文化!马家窑文化!”从此,“马家窑文化”的名字便作为一个灼灼生辉的学术名称不胫而走,传遍海内外。 |
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彩陶鉴定马家窑彩陶文化马家窑彩陶研究彩陶收藏 |
马家窑文化发现及命名 |
发布时间:2018-05-07()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阅读:1560 |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马家窑遗址而得名,年代约为距今5000年—4000年。马家窑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洮县洮河西岸的马家窑村麻峪沟口,1923年—1924年,瑞典地质学家兼考古学家安特生在甘肃、青海一带调查,其助手们在1924年发现马家窑遗址并进行了发掘。1957年开始,甘肃省博物馆对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发现了马家窑类型叠压在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之上的地层关系。马家窑文化和马家窑类型均由该遗址而得名。 |
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彩陶鉴定马家窑彩陶文化马家窑彩陶研究彩陶收藏 |
马家窑文化的特点 |
发布时间:2018-05-07()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阅读:1646 |
马家窑文化制陶业非常发达,其彩陶继承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爽朗的风格,但表现更为精细,形成了绚丽而又典雅的艺术风格,比仰韶文化有进一步的发展,艺术成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 |
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彩陶鉴定马家窑彩陶文化马家窑彩陶研究彩陶收藏 |
易华--羌与齐家文化 |
发布时间:2018-04-19() 来源: 作者: 阅读:5142 |
羌人活跃于丝绸之路沿线地区,不仅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亦是上古东西文化交流的见证者。西北地区是上古羌人活动的大本营,不少学者认为甘青地区诸考古学文化是羌人文化遗存, 认为羌与辛店、寺洼文化有关,并把齐家文化、乃至马家窑文化均视作羌人文化的前驱,但还缺乏系统论证。 |
孙宏开、刘光坤--马家窑文化与羌人 |
发布时间:2018-04-19() 来源: 作者: 阅读:4893 |
我们从考古资料中发现,中原大地早在一万年前就开始酝酿中华文明。考古学家王巍认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大体万年奠基,栽培农业开始出现;八千年起步,社会开始出现分化端倪;六千年加速,社会出现明显分化;五千年进入,形成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四千年过渡,由古国文明向邦国文明过渡;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过渡,至秦始皇统一中国,中华文明由夏商周时代的王国文明发展成为帝国文明。中华五千年文明并非虚言[2]。 |
甘青地区马家窑文化彩陶形式特征分析研究 |
发布时间:2018-03-23() 来源: 作者: 阅读:3563 |
摘要:黄河流域孕育了古老的华夏文明,也造就了甘青地区新石器时代彩陶的辉煌。甘青地区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最繁荣的阶段是马家窑文化,它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遗址而得名,年代约为距今5000—4000年。它以分布范围之广、出土彩陶之多、丰富多样的器型、以及精美的彩绘纹样而著称,代表着中国史前彩陶艺术灿烂辉煌的成就。 |
马家窑文化与羌人 ——语言学的视角 |
发布时间:2018-03-23() 来源: 作者: 阅读:2941 |
我们从考古资料中发现,中原大地早在一万年前就开始酝酿中华文明。考古学家王巍认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大体万年奠基,栽培农业开始出现;八千年起步,社会开始出现分化端倪;六千年加速,社会出现明显分化;五千年进入,形成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四千年过渡,由古国文明向邦国文明过渡;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过渡,至秦始皇统一中国,中华文明由夏商周时代的王国文明发展成为帝国文明。中华五千年文明并非虚言[②]。 |
马家窑文化:一座有待开发的宝藏 |
发布时间:2018-03-23() 来源: 作者: 阅读:3712 |
愈是寻找幽远而纯粹的源头,愈是能够找到我们未来的方向。史前马家窑,史后敦煌学,这两座文化宝藏都位于甘肃。敦煌文化首先由外国学者进行研究,再转向国内研究,成了极为热门的学术课题,形成“敦煌学”,具有世界性的文化影响;而光辉灿烂的“马家窑文化”,还是一座有待开发的文化宝藏。 |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
甘肃马家窑彩陶文化博物馆
地址:甘肃省临洮县南关1号临宝斋文化楼
电话:0932-2248229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鉴藏委员会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城隍庙西一楼6号临宝斋
电话:+86 13893202682 0931-8400685
来信来稿:3027199@qq.com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
总访问 次 陇ICP备05004307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112402000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