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景德镇窑带托盖碗 |
---|
发布时间:2018-07-16()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阅读:1705 |
清代饮茶风尚与明代无异,饮茶主要用盏、壶之类,除此之外,盖碗也是清代茶具的一大特色。盖碗一般由盖、碗及托三部分组成。盖碗出现于康熙时期,到中晚期出现了盖碗加茶托的“三件套”。盖碗的作用之一是防止灰尘落入碗内,起到防尘作用;其二是防烫手,碗下的托可承盏,喝茶时可手托茶盏,避免手被烫伤。清代景德镇窑大量生产带托盖碗,品种有青花、五彩、斗彩、粉彩、单色釉等。 |
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彩陶鉴定马家窑彩陶文化马家窑彩陶研究彩陶收藏 |
明崇祯青花八仙大罐 |
发布时间:2018-07-16()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阅读:2013 |
罐高36.8厘米,口径18.9 厘米,底径20厘米;酱口,腹绘八仙祝寿图。青花浓淡有序,纹饰层次分明,用笔细腻工致,看上去颇具康熙瓷风貌。然依据人物后腰的佩饰物以青花笔触之细点作点缀;器腹下部合欢树叶子细密,呈左右对称状;背景处大片云纹为括号状,可确信其为崇祯时期的作品。 |
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彩陶鉴定马家窑彩陶文化马家窑彩陶研究彩陶收藏 |
清乾隆镂空碧玉花熏 |
发布时间:2018-07-16()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阅读:2358 |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镂空碧玉花熏,通高20.7厘米,足径8.3厘米,口径14厘米。花熏盖呈六层圆塔状,镂空莲花、莲瓣和缠枝牡丹纹。腹内装一铜鎏金随形碗,以盛香料。器下为青玉托,呈圆饼形,底有圈足,外沿镂雕连续的如意形云头纹,中心透雕菱霄花。托下为铜胎掐丝珐琅座,其上部一圆形花盘,供托足套入,中部为四个对称的云头,面饰宝相花纹,下部作盘形,四个如意头形足着地。造型新颖,工艺复杂,制作精巧,浑如一体。是乾隆时期镂空玉器的代表作品。 |
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彩陶鉴定马家窑彩陶文化马家窑彩陶研究彩陶收藏 |
西周时期青铜器上的扬州风 |
发布时间:2018-07-09()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阅读:1984 |
我国的青铜时代经夏、商、西周和春秋,大约经历了15个世纪。中国青铜器的品种也极为丰富,不仅有酒器、水器、食器、兵器、礼器,还有车马器、农具、工具及各类生活用具等。这其中,尤以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最为上乘。铸造者准确把握铜锡比例,使得器皿品质优良,经久耐用。加之造型庄重,纹饰富丽典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彩陶鉴定马家窑彩陶文化马家窑彩陶研究彩陶收藏 |
文物鉴定专家孙大为谈西北陶器 |
发布时间:2018-07-09()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阅读:1603 |
读过宋词的人都知道,柳永、苏轼好有一比:一如十七八岁的女儿执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如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如将瓷器与陶器作此一比,不知合适与否。没有瓷器的晶莹、细巧,陶器显得朴拙、天真,却也别有一番可爱。年轻的文物鉴定家孙大为 |
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彩陶鉴定马家窑彩陶文化马家窑彩陶研究彩陶收藏 |
养护可以增加彩陶的价值 |
发布时间:2018-07-09()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阅读:1637 |
远古彩陶距今3000多年,最早的达8000年,因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工艺及科学研究价值,从而具有了非常高的收藏价值。但由于彩陶在地下长时间的埋藏,不同程度地受到各种物理、化学反应的侵蚀。 |
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彩陶鉴定马家窑彩陶文化马家窑彩陶研究彩陶收藏 |
陶瓷装饰中堆塑技法的工艺特征 |
发布时间:2018-07-09()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阅读:2206 |
始于南北朝的三彩在初唐重装登场,一举成为中国彩陶艺术的不朽巅峰。“唐三彩”在制瓷技术和绚丽多姿的彩釉装饰方面贡献巨大,对彩瓷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为景德镇及各窑口彩瓷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
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彩陶鉴定马家窑彩陶文化马家窑彩陶研究彩陶收藏 |
马家窑彩陶展(一) |
发布时间:2018-05-18() 来源: 作者: 阅读:2385 |
马家窑彩陶展(二) |
发布时间:2018-05-18() 来源: 作者: 阅读:2304 |
马家窑彩陶展(三) |
发布时间:2018-05-18() 来源: 作者: 阅读:2346 |
马家窑彩陶展(四) |
发布时间:2018-05-18() 来源: 作者: 阅读:2337 |
马家窑彩陶展(五) |
发布时间:2018-05-18() 来源: 作者: 阅读:2401 |
马家窑彩陶展(六) |
发布时间:2018-05-18() 来源: 作者: 阅读:2501 |
马家窑彩陶展(七) |
发布时间:2018-05-18() 来源: 作者: 阅读:2533 |
马家窑文化彩陶——新石器文化的代表 |
发布时间:2018-05-17()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阅读:2871 |
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马家窑文化,因最早在甘肃省临洮县瓦家坪马家窑遗址发现而得名。主要分布在甘肃省。在青海东北部,宁夏南部也有遗存。马家窑文化是中原仰韶文化晚期在甘肃的继承和发展,故又名甘肃仰韶文化。在时间/顷序上,上承仰韶文化的庙底沟类型,下接齐家文化。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马家窑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一一前2050年。 |
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彩陶鉴定马家窑彩陶文化马家窑彩陶研究彩陶收藏 |
谈马家窑远古彩陶的收藏 |
发布时间:2018-05-17()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阅读:1703 |
马家窑文化,因一九二三年首先发现于甘肃临洮的马家窑村而得名。它出现于距今五千八百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历经了三千多年的发展,主要有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等类型。其主要分布区域在黄河上游的甘肃、青海境内,以洮河、大夏河及湟水流域为主地带。 |
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彩陶鉴定马家窑彩陶文化马家窑彩陶研究彩陶收藏 |
马家窑彩陶片 |
发布时间:2018-05-17()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阅读:1456 |
小晏工作于甘肃博物馆,我和他是在扬州文物培训中心古陶瓷鉴定班认识的,一见如故。临别时,我送了他许多青花瓷片,他很感激,说扬州在新石器时期有人类活动的遗迹,也有一些原始陶器出土,但由于地域关系,基本不见彩陶的踪影,以后一定会在当地古玩市场买些彩陶标本送给我。事隔数年,我几乎忘了这件事。今年烟花三月,小晏托一位来扬州旅游的朋友,不远千里带给我一块彩陶标本,这位西北汉子果然不食前言。 |
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彩陶鉴定马家窑彩陶文化马家窑彩陶研究彩陶收藏 |
浅谈马家窑彩陶的特点与鉴别方法 |
发布时间:2018-05-17()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阅读:1865 |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马家窑遗址而得名,年代约为公元前3000年~2000年。马家窑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洮县洮河西岸的马家窑村麻峪沟口,1923~1924年,瑞典地质学家兼考古学家安特生在甘肃 |
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彩陶鉴定马家窑彩陶文化马家窑彩陶研究彩陶收藏 |
马家窑彩陶博物馆讲解词 |
发布时间:2018-05-08() 来源: 作者: 阅读:3886 |
马家窑价值体现 |
发布时间:2018-05-07()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阅读:1668 |
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彩陶衰落以后,马家窑文化的又延续发展数千年,将彩陶文化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马家窑文化以彩陶器为代表,它的器型丰富多姿,图案极富于变化和绚丽多彩,是世界彩陶发展史上无与伦比的奇观,它源远流长地孕育了中国文化艺术的起源与发展,是中华远古先民创造的最灿烂的文化、是彩陶艺术发展的顶峰,是史前的“中国画”,是解读史前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无字天书。 |
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彩陶鉴定马家窑彩陶文化马家窑彩陶研究彩陶收藏 |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
甘肃马家窑彩陶文化博物馆
地址:甘肃省临洮县南关1号临宝斋文化楼
电话:0932-2248229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鉴藏委员会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城隍庙西一楼6号临宝斋
电话:+86 13893202682 0931-8400685
来信来稿:3027199@qq.com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
总访问 次 陇ICP备05004307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112402000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