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窑文化官网,欢迎您!

615-195

  • 100-100官方微信
    • 100-100
  • 100-100会长微信
    • 100-100
1200-300
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搜索
搜索【为】的结果
我的人生伴侣•27
发布时间:2018-03-19() 来源: 作者: 阅读:2177
七点半了,我刚想起床,老伴对我说:“再睡一会,我去拿新裤子叫你换上。她把裤子拿过来,我穿上一试,腰围有点紧。这条裤子是前几天她到商店中去专门给我买的,当时叫我去,我没有去,买来一试,腰围大了一些。于是他拿到裁缝铺叫把腰围往小做了一下。今天发现腰围小了以后,她仔细看了一下,是因纽扣缝得太靠后了,应该再往前缝三公分就合适了。于是她又叫我上床躺下睡睡,她开始给我重新缝纽扣了。
 
我的老伴•26
发布时间:2018-03-19() 来源: 作者: 阅读:2151
三八妇女节到了,有个网友问我,你给老伴准备了什么礼物,我随口说,我准备明天亲她一下。网友问啥不买东西赠她?我说,她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衣服挂满柜,好吃东西吃不完,也吃不了多少。这些物质的东西她来说都不希罕,只有用真情表达对她永增不渝的深爱才是最珍贵礼物。
 
我的老伴•25
发布时间:2018-03-19() 来源: 作者: 阅读:2182
我的老伴,那么善良,那么诚实,那么勤劳。所有中国老一辈妇女们身上的优点,在她身上都具备。在过去,我们年轻时侯, 除了优点 ,我也会看到他的一些缺点,比若文化少,不爱打扮等等,对我来说,我要她有那么多知识和文化干啥。当时我们是了生活,具体说是了完成父母亲的一桩叫儿子有个媳妇的心愿才结的婚。
 
我的老伴•22
发布时间:2018-03-19() 来源: 作者: 阅读:2092
十一月十日,下午七时半,应涿鹿县邀请,解决他们县博物馆彩陶展出,帮助他们拿出展览方案,我和小强坐上了去北京的五十六次特快火车,向张家口市涿鹿县出发,明天中午就将到达北京西站,涿鹿县文广局将派人来接我们。
 
我的老伴•21
发布时间:2018-03-19() 来源: 作者: 阅读:2100
饱受疾病折磨的老伴,刚刚取得战胜癌魔第一阶段战役胜利,摘除癌变部后,经过三四次复查都未出现異常,让我们增添了极大信心。但今年七月份,我老伴又遭受了腰椎间盘突出造成无法行走的病痛折磨。这几天她刚刚感到可以撇开拐杖就可走路。她便每天都想我打理穿戴身首。坐在炕沿上,在我还未起床就把我的皮鞋擦好了。
 
我的老伴•19
发布时间:2018-03-19() 来源: 作者: 阅读:2097
今天我告诉老伴,北京的几个朋友打来电话要我到北京去,一个文化公司要我举办一次专题邀请书画展,专门安排了一个宽敞的画室,叫我在哪里静下心来画一段时间的画,展览准备作品。老伴听后说:咱们家里有你的画室,何必跑到北京去画!我笑着说:你是不想让我离开你身边吧?老伴说:我的病刚好,不能陪你去,我还要休息复原。
 
我的老伴•15
发布时间:2018-03-19() 来源: 作者: 阅读:2108
今天我老伴上县医院又作了一次检查,白蛋白细胞在继续上升,尿检无白血球。说明泌尿系统炎症已消退。这些指标说明老伴的身体恢正在稳步发展。回想起今年可怕的七月份,似乎至今余悸在心。当时给我老伴刚做完子宫胫癌肿瘤切除手术后,接着又给她连续作放疗,全部作完需二十五次。但只作了十七次,就做不下去了。放疗引起了泌尿系统炎症暴发,作B超时又在膀胱中发现肿块,医生判断癌症已转移到膀胱。虽用上最好的药也无法控制炎症,又引起尿失禁,高燒持续不退,身体越来越差,连地坐不起来。
 
我的老伴•14
发布时间:2018-03-19() 来源: 作者: 阅读:2112
人类在远古时代,每当灾难降临时,由于感到自身力量的不足,就会求助于神灵的佑护,于是就遗留下各种祭祀活动。这种心灵历程可能已沉入我们的基因中,于是在我老伴病重时,了能挽回她的生命,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和我的老伴都给神灵许愿,答应只要佑护病瘉,就给神灵献羊。
 
我的老伴•11
发布时间:2018-03-19() 来源: 作者: 阅读:2047
我只要能听到我的老伴的声音,就感到舒服。我看到她的各种祌态,包括躺在床上的病态,都觉得舒服,因她在我身边,我多么怕她离开我们。我她揉腿揉背,柔蹉胳臂,只想让她舒服一些。现在她也习惯了,我坐到床边她就会展开胳臂叫我她柔蹉。她说我劲大,柔后很舒服。
 
我的老伴•2
发布时间:2018-03-19() 来源: 作者: 阅读:2126
我的老伴成家中的顶梁柱,那是她三十五岁以后的事。当她在三十岁时,文革后恢复大学招生,我被推荐上大学。她兴高采烈地把我送到县城汽車站,体面的给我招手,送别他的大学生丈夫去深造。几年后我从甘肃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分配到定西地区文工团工作,成了国家干部。当时的国家干部端着铁饭碗,每月四十八元工资,而农民每天所挣的工分钱,值不了两毛钱,每月收入不超过五六元,当时没有生意人,没有个体户,也没有富人。因此当干部是人人羡慕的职业。她因此也沐浴在幸福中。
 
会长年表
发布时间:2018-03-19() 来源: 作者: 阅读:2248
王志安,号五湖散翁、陇上云鹤、千陶阁主。研究馆员、一级美术师、书法家,彩陶研究和鉴定专家。1944年生于甘肃临洮,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现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博物馆学会民间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兰州大学文物鉴定与修复中心教授、西北民族大学马家窑文化研究院院长兼教授,马家窑文化研究院书法研究所所长。
 
普驰达岭
发布时间:2018-01-30() 来源: 作者: 阅读:7149
普驰达岭:彝族,汉名“普忠良”,1970年生于云南罗婺部地禄劝,文学博士,现居北京。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彝学专家,著名彝族诗人、诗评人。现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教授。
 
邓启耀
发布时间:2018-01-30() 来源: 作者: 阅读:7388
一、简介;籍贯:广东顺德;1952年2月29日生于云南昆明;1969年2月作知青到云南省盈江县傣族村寨务农;1971年8月招工到昆明汽车运输总站;1978年考入云南大学中文系 1982年毕业分配到中共云南省委宣传
 
王仁湘
发布时间:2018-01-30() 来源: 作者: 阅读:6562
王仁湘,中国当代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长期从事野外考古挖掘工作。曾在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百家讲坛栏目主讲古代饮食文化。王仁湘,男,1950年11月出生,祖籍湖北,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边疆民族与宗教考古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石兴邦
发布时间:2018-01-30() 来源: 作者: 阅读:6777
中国现代考古学家。陕西省耀县人。1923年12月17日生。1949年于南京大学边政系毕业后,浙江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研究生。1950~1963年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1963~1976年先后在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省博物馆、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工作。1976~1984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兼第一研究室副主任。1984年后在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工作。现任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及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所长等职,并被选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陕西省考古学会副会长。
 
林少雄
发布时间:2018-01-29() 来源: 作者: 阅读:6396
林少雄:男,1962年7月生于甘肃陇西。西北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复旦大学文艺学硕士、博士。现影视艺术系副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全国美学会、中国高教影视学会、中国汉画学会会员。现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郎树德
发布时间:2018-01-29() 来源: 作者: 阅读:7386
郎树德,北京市人。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80年起主持大地湾遗址的发掘、保护和研究工作,先后在《文物》、《考古》等杂志发表各类论文20余篇。 现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史前文化和彩陶文化。
 
散文:相约马家窑
发布时间:2018-01-16() 来源: 作者:雨杨 阅读:2411
在祖国的版图上,临洮是一个鲜人知的小县城;在华夏的水域里,故乡人当做宝贝的洮河也名不见经传;但是,在洮河之畔,临洮的一个小村庄——马家窑,却以她四五千年的文化、以它精美的陶器闻名于世,成了一艘载着过去的梦想、未来的希望的“诺亚方舟”,并形成了脱胎于“仰韶文化”的“马家窑文化”。
 
甘肃马家窑彩陶文化博物馆
发布时间:2018-01-11() 来源: 作者: 阅读:642
一、简介;甘肃马家窑彩陶文化博物馆,由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志安创办,是2003年甘肃省文物局批准成立的中国首家非国有的马家窑文化专题博物馆,2011年被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定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洮阳镇南大街南关1号临宝斋文化楼,收藏彩陶2500多件,展出精品600多件,数十件稀世孤品。
 
清华大学赵丽明教授来看马家窑博物馆
发布时间:2017-12-06() 来源: 作者: 阅读:7443
清华大学历史学教授赵丽明,于11月1日专程来临洮,看马家窑博物馆,在馆内进行了仔细参观。赵教授是一位十分有文化底蕴,并且她十分谦虚诚敬而又很有涵养的学者。他与比他大五岁的王志安会长见面,便恭恭敬敬的鞠了一个躬,这个举动令王会长十分感动,所以王会长才破例亲自赵黎明教授进行了讲解。这次赵教授专程来临洮,是经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理论部主任田波向赵教授介绍了马家窑文化和王会长以后,才引起了赵教授的强烈兴趣专程而来。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

甘肃马家窑彩陶文化博物馆

地址:甘肃省临洮县南关1号临宝斋文化楼

电话:0932-2248229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鉴藏委员会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城隍庙西一楼6号临宝斋

电话:+86 13893202682 0931-8400685

来信来稿:3027199@qq.com

164-100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

总访问 次  陇ICP备05004307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112402000025号 甘公网安备 62112402000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