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窑文化官网,欢迎您!

615-195

  • 100-100官方微信
    • 100-100
  • 100-100会长微信
    • 100-100
1200-300
公告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告栏 > 其他 > 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文化

多彩陶器见证生活嬗变

是什么时候,远古先民从粗糙简单的石器用具过渡到多彩陶器?又是什么机缘,促成了陶器的产生?陶器的发展经过了怎样的过程?本期带领大家逐一揭秘。

陶釜灶——“火锅”经典

在上古时代,先民们就开始制作一些陶器。中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历史。起初,陶器只是人们用泥土捏成型后,用火烧制而成的。以日用陶器为主,器型有:豆、盆、碗、钟、筒杯、勺、盘、缸、甑、釜、小壶、茧形壶、扁壶、钵、罐等。这可能就是人类最早的DIY作品了吧。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

至于陶器是怎样发明的,目前还缺乏确凿的证据。

它可能是人们发现涂有黏土的篮子经过火烧,可以变成不易透水的容器,然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启发。也可能是人们用黏土塑造某些形象,同时在长期用火的实践中,无意间发现成形的黏土经火烧之后可变成硬块。这些都是产生陶器的契机。慢慢地,随着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塑造成型并经烧制的陶器也就开始出现了。

随着农耕文明和定居生活的开始,人们在储藏粮食、搬水浇灌的过程中都需要这种新兴的陶器,于是它们就大量出现。

沿着展厅一路走来,我们看到了很多陶钵、陶鼎以及陶罐,让人印象最深的是一件垣曲古城东关遗址出土的“陶釜灶”。其灶体成罐型,口部呈圆形,腹部开着方形的火门。

讲解员介绍“陶釜灶”的罐身里,还有一层类似篦子的隔档。其整体作用比较像我们现在的蒸锅,是人们日常用来烧火做饭的工具。在灶的中部是填柴的火膛,四壁密封,能使燃火聚集在一起,形成强大的热量,又不使周围的风影响火焰。“陶釜灶”的底部可以生火,上面还能煮食,十分像我们现在火锅的雏形,可以说,这算是人类最早的“小火锅”了。

花样彩陶——美丽觉醒

往后参观,后面的陶器展品逐渐生动起来,它们大多带有各式各样黑红相间的花纹,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彩陶了。

彩陶是仰韶文化的一项卓越成就,是用赭、红、黑等色绘饰的陶器。彩陶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如果说最初的纹饰,如绳纹、席纹,只是古人在制陶过程中不经意间留下的,那么后来的纹饰,便是人们有意为之。很难想象,古人在没有尺子的情况下,是如何绘制出这些工整的纹饰的?

据介绍,这些花纹是在陶器未烧以前就画在陶坯上,用天然的矿物质原料,比如赭石、氧化锰等作呈色元素描绘上,然后入窑烧制。

这一时期的彩陶花纹主要是花卉图案和简单几何图案,也有少数动物图案。在运城博物馆看到的彩陶多为庙底沟类型彩陶,处于仰韶文化彩陶工艺的盛期,以红底黑花几何图案居多,也有少量白衣彩陶,沿袭了史家类型的形态和风格,与仰韶彩陶风格迥异。

据了解,西阴纹是庙底沟文化彩陶中的一种代表性纹样。我国著名考古学家李济先生在夏县西阴村发掘时,特别提到当时未在其他地区发现的一种弯角状彩陶纹饰,并将其命名为“西阴纹”。

如果说,最初的陶器只是作为生活必需品,显得有些简单和粗糙,那么这个时期的彩陶,便多了一份精细和美观。随着制陶技术的逐渐成熟,陶器造型更加多样,图案也有了设计感。

在众多彩陶展品中,让人印象最深的是2004年在垣曲县蒲掌乡下马村发现的葫芦口双耳彩陶壶。陶壶高31.2厘米,口径3.8厘米,腹径20.6厘米,底径11.8厘米,瓶口呈葫芦状,圆弧形的腹部,平底,瓶身还有双耳环。上腹部是黑彩绘制的两组对称涡纹,下腹部装饰有倾斜状疏朗的划纹,属于泥质红陶。陶器的作用应该是盛水器具,可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件精美的花瓶或者酒具。当时的人们可以把盛水的器具也制作的如此精美,令人惊叹。

从考古学的研究上来看,庙底沟类型的彩陶艺术,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文化狂潮。以晋、陕、豫三省为中心的庙底沟类型,如重瓣花朵一样向四周扩散,东至泰岱,西至湟水,北至河套,南至淮汉,各地的新石器时代彩陶,均不同程度受到了它的影响。

汉代陶器——映像生活

沿着展厅继续前行,除了逐渐变得多彩多样的陶器,我们还遇到许多穿着蓝色小马甲的小志愿者讲解员。别看他们年纪小,可是却毫不怯场,讲解词脱口而出,掌握的知识面也十分丰富。带我们参观汉代陶器的,是一位11岁小志愿者。

“这些陶猪圈、陶屋、陶炉大都很袖珍,多作陪葬用,所以才诞生了我们看到的猪圈、陶屋、陶楼迷你版,栩栩如生,比起我们现代的工艺品也毫不逊色。”小志愿者说。

可以看到,随着陶器制造工艺的发展,陶器用具从最初只有使用价值,到逐渐产生观赏价值。比如运城博物馆展出的汉代彩绘陶三眼灶、彩绘陶盖盒、双盘式博山陶炉、陶猪圈以及绿釉陶楼等。

陶猪圈是汉代的一种标志性文物,是家庭饲养的象征,反映了汉代“事死如事生”的厚葬礼俗。而陶田、陶猪圈、陶井、陶厕之类,一般在富户的墓里才会有陪葬。运城博物馆收藏的这件陶猪圈呈方形,圈内有两头生动的小猪,小猪的样子肥头大耳、憨态可掬。猪圈与厕所相连,粪坑与猪圈相通。

通过这件展品我们可以看出,将厕所和猪圈相连在汉代已很普遍,以使养猪、积肥并重。同时陶猪圈也保留了现实生活中圈舍的一些特征,如屋顶的构造、通道的建造、门窗的位置、圈厕相通等,让后人可以直观地看到汉代乡村生产生活的很多细节。

上篇:

下篇:

分享到:

来源(百家号) 作者(九派新闻) 阅读()
相关内容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

    甘肃马家窑彩陶文化博物馆

    地址:甘肃省临洮县南关1号临宝斋文化楼

    电话:0932-2248229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鉴藏委员会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城隍庙西一楼6号临宝斋

    电话:+86 13893202682 0931-8400685

    来信来稿:3027199@qq.com

    164-100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

    总访问 次  陇ICP备05004307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112402000025号 甘公网安备 62112402000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