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窑文化官网,欢迎您!

615-195

  • 100-100官方微信
    • 100-100
  • 100-100会长微信
    • 100-100
1200-300
公告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告栏 > 其他 > 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文化,显示了甘肃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发展的趋同性

马家窑文化聚落一般选择在靠近水源而土壤发育良好的河岸阶地,规模大小不一,大者可达20多万平方米,小的仅有数千平方米。房屋多为浅半地穴式,也有平地起建的,房址平面有圆形、方形、长方形、吕字形以及双间和多间相套等多种形式。吕字形房屋是在方形主室的门外设一方形门斗,中间有过道与主室相通,这种建筑形式在大地湾文化中即已出现。

方形和长方形房屋面积较大,通常在10平方米~50平方米之间。室内中部设圆形火塘,屋外附近多有储物之窖穴。如兰州市青岗岔遗址F1房址,长方形半地穴式,东西长7.4米,南北宽6.5米,面积约48平方米,东向开门,室中有高出地面10厘米的圆形火塘,室四周有8个柱洞,据柱洞可复原为长方形两面坡式房屋。

永靖马家湾遗址的方形或圆形半地穴式建筑,面积一般在14平方米~16平方米之间,室内有圆形火塘,室中间有一大柱洞,四周或四角各有一柱洞,据柱洞可复原为方锥形四面坡式或圆锥形蒙古包式房屋。房顶可能先用木椽构架,铺以茅草,再在其上抹一层草拌泥。马家窑文化后期房屋已多为方形或长方形,圆形房屋已很少见。

马家窑文化的生产工具,仍以石器为主,骨器次之,也有少量陶、蚌、角器,偶见铜器。石器多为磨制,形制规整,有刀、斧、锛、凿、镰、镞、纺轮、弹丸、网坠、研磨器、磨棒、臼、杵等。据东乡林家、天水师赵村和西山坪三处遗址统计,共出土各种质料的生产工具2584件。

其中刀459件,占总量的17.76%;锛361件,占总量的13.97%;斧274件,占总量的10.62%。可见刀、锛、斧是当时的主要工具。尤其是刀,不仅数量可观,形制也多样,有长方形、半月形、凹背式、带柄式等。还出现两种质料相结合的复合式工具,如顶端缚木柄的石斧,骨槽内镶嵌薄石刃的刀等,都显示出生产工具制作水平的提高。

石刃骨刀的制作工艺相当精细,用打磨光滑的兽骨做刀的基体,在一端竖向刻槽,然后将一侧磨成利刃的细石叶另一侧嵌入槽中,又用一种不知名的黑色黏合剂将石叶胶着固定。这种复合刀具最早出现在大地湾后期文化中,在马家窑文化中已很普遍,成为该文化颇具特色的标志性器物。

马家窑文化的制陶业空前发达,其后期的陶器数量位居我国史前文化诸类型之首。泥质陶和加砂陶都有,多呈橙黄色或砖红色。器类有盆、钵、瓶、壶、单耳罐、双耳罐、甑、勺、缸、瓮、带嘴锅,以及鼓、铃、埙等乐器,后期还出现了葫芦形罐、提梁罐、人面形壶、人像彩塑壶、斗形器等新器类。

制作方式以泥条盘筑法为主,经慢轮修整,胎质细腻,器表多经抹、压、磨、刮等工序。夹砂陶器多饰斜行交错绳纹和附加堆纹,泥质陶器多施彩绘。在马家窑类型陶器中,有的器物上部为泥质陶,饰彩纹;下部为夹砂陶,饰绳纹。这种集两类陶质和两样纹饰的做法,是该类型陶器的一个突出特点。

马家窑彩陶继承了大地湾文化后期的纹饰传统,绘技更加精细,图案个性鲜明,且内彩发达,形成了绚丽而又典雅的艺术风格。尤其是发展到半山类型时,彩陶比例骤然增大,占陶器总量的60%以上,最高的如广河地巴坪遗址,占到陶器总量的90%;纹饰也更加繁富,精致悦目的图案满布器表,工艺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

早期多用黑彩,中期以后既使用纯黑彩,又多用黑、红二彩相间的绘法;除了绘在器物的口、颈、肩和上腹部外,还常在器内壁施彩,有些器物通体彩绘。主要纹样有漩涡纹、水波纹、弧边三角纹、锯齿纹、网格纹、垂弧纹、弦纹、平行线纹、贝形纹、叶纹、鸟纹、蛙纹、同心圆纹、舞蹈纹、葫芦形网纹、菱格纹、神人纹等,常见的布局方式是用多种纹样组合,以二方连续图案展开。

已能利用转轮绘制同心圆纹、弦纹、平行线纹等线条单纯但线距很难把握的纹样。图案活泼多变而又不失规整秀丽,表现出娴熟的构图技巧。彩纹是在器物入窑前绘制的,烧成后附着牢固,不褪不脱。繁盛期的彩陶,器形匀称圆丰,器表细腻光洁,图案华丽,线条流畅。黑彩浓亮如漆,红彩郁艳似虹,充盈着美感。

这一时期的彩陶器型饱满凝重,轮廓曲线柔和,重心降低,最大径在腹中部,高度与宽度大体相若,看上去雍容华贵。还流行一种鸟形壶,器体侧倾似鸟,腹部双耳以象两翼,一侧出扁而短的小鋬代表鸟尾,别有一番情趣。总体上说,器物造型与彩绘纹饰浑然一体。陶器已不仅是日常生活用品,也是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艺术品,被誉为华夏彩陶之冠。

马家窑遗址中常有集中的制陶窑场,陶窑结构和规模都比大地湾后期文化有显著进步。天水师赵村遗址有一处保存较好的窑址,陶窑为横穴式,由火膛、窑室、窑箅三部分组成,窑室平面呈椭圆形,大径1.2米~1.4米,可容纳多件器物,已具备相当可观的生产量。

陶窑的火道也有较大改进,多呈叶脉状展通,有的发展为三排九眼,故窑温能大大提高,保证了陶器的质量。制陶业的繁荣反映了农业的繁荣,“有着大量陶器的民族,必然有相当高的制陶业以及与此密切联系的发达的农业,这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晚至马厂类型后期,彩陶工艺才开始呈现衰颓之势。彩陶数量骤减,器表很少打磨光亮,往往用施一层红色或紫红色陶衣的做法以掩盖器表的粗糙。代表性纹饰也有较大变化,以四大圆圈纹和变体神人纹为主,越到后期纹饰越趋简化,用笔也越粗率。

纺织业在马家窑文化手工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石质或陶质纺轮及骨针等工具,普遍发现而且数量众多。如东乡林家遗址即出土纺轮58件,骨针236件。陶质纺轮大小一致,规整匀称,有的还装饰各种几何形花纹。骨针最长的达13.5厘米,短的2.4厘米,均精工制作。遗址中还首次发现大麻籽,当时麻纤维是主要纺织原料。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然闹村马家窑类型墓葬中,紧靠死者的陶器上印有纺织物痕迹,纹理清晰,线条均匀,反映了当时的纺织水平。

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居民过着较稳固的定居生活,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种植粟、黍、麻等作物,渔猎为辅。永昌鸳鸯池遗址出土一件大陶瓮,所盛粟按瓮之容积计算可达66.9公斤。在其他遗址中也多见粟的储存,如东乡林家遗址的,是一个典型的袋状窖穴,穴深2米,底径2.5米,穴内堆积大量已炭化的稷粒和秸秆,还有稷的穗头被捆成小把,整齐地堆放在一起,积厚达0.5米,据估算,窖中存稷量约为2立方米。

这说明粟是当时居民的主要食粮,也反映了农业所达到的水平。陶器中大型储藏器的空前增多,也告诉我们农作物收获量提高的事实。除了稷以外,有些遗址中还发现黍和黍秸,这是仅次于稷的另一种农作物。种植的大麻,其纤维用来纺线织布,麻籽则作为油料直接食用。

家畜有猪、狗、牛、羊、鸡等,以猪为主。生产工具中石镞、骨镞、石弹丸、陶弹丸等普遍而大量的存在,表明狩猎业仍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狩猎对象主要为鹿、野猪、羚羊、田鼠、河狸等,此外也捕食鱼类。

马家窑居民自我美化的意识已十分强烈,各遗址出土装饰品的数量和种类,均远远超过以往的时代。据东乡林家、天水师赵村和西山坪、青海民和和阳洼坡等遗址统计,共出土用石、骨、陶、蚌等质料制成的各种装饰品4418件,有笄、环、镯、指环、珠、坠、臂饰、钻孔石饰、绿松石饰、穿孔牙饰、蚌壳饰等。其中陶环数量最多。

柳湾、土谷台、鸳鸯池、花寨子、地巴坪等遗址的统计数字更为惊人,共出土装饰品29767件。装饰品种类和数量的空前增多,其制作工艺的空前精细,反映了马家窑居民审美意识及艺术想象力的提高,这是精神生活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而丰富的表现。

马家窑文化遗存中出土数量可观的陶质乐器,同样说明了这个问题。如陶鼓、陶铃、陶埙等,不仅造型优美,制作精致,而且饰彩绘,说明了当时人们对音乐艺术的喜爱。在古代音乐史上,这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马家窑文化遗存所展示的社会进步程度,达到了甘肃地区进入青铜时代之前的最高水平。综观以上各方面,可以初步作出这样的判断:马家窑文化已开始了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渡,至少发展到晚期即马厂类型时,对偶家庭已相当稳固,父系氏族社会基本确立。以农业与畜牧业相结合的经济形态为基础,又以灿烂的彩陶艺术为其文化特征的马家窑文化,在跨时千年的演进历程中,分布地域日渐扩大,显示了甘肃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发展的趋同性。

上篇:

下篇:

分享到:

来源(间好风采说历史) 作者(间好风采说历史) 阅读()
相关内容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

    甘肃马家窑彩陶文化博物馆

    地址:甘肃省临洮县南关1号临宝斋文化楼

    电话:0932-2248229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鉴藏委员会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城隍庙西一楼6号临宝斋

    电话:+86 13893202682 0931-8400685

    来信来稿:3027199@qq.com

    164-100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

    总访问 次  陇ICP备05004307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112402000025号 甘公网安备 62112402000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