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窑文化官网,欢迎您!

615-195

  • 100-100官方微信
    • 100-100
  • 100-100会长微信
    • 100-100
1200-300
公告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告栏 > 其他 > 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文化

瓷器制作所需要的工具

瓷器在烧制生产的过程当中,少不了许多的工具,了解这些工具,对瓷器的制作工艺,以及更好地掌握瓷器鉴定方法都有一定的帮助。

轮车,也称辘轳,陶瓷器中圆形器成型的主要工具。在新石器时期,古人就会运用轮车来进行陶器制作。之后不断完善,完善后的轮车主要由顶帽、轴、复杆、荡箍组成。旋轮为圆形的木质,轴顶帽在旋轮的中心,覆置埋于土里的直轴顶部。荡箍置于轴下部。复杆安在轴两侧,用于安稳、固定的作用。制坯时,将胎泥放置于旋轮之上,拨动旋轮,使之快速持久转动,然后用手将旋转好的胎泥拉成所需要的形状。轮车也可用于修坯、修饰等工艺。

轮车的出现和使用,提高了陶瓷手工业的生产效率,对提高陶瓷的质量有重要作用。用轮车制作瓷坯,在工艺上又称之为拉坯。盘、碗等圆形器都用拉坯方法成型的。

轮顶碗是陶车上的一个部件,也称轴顶帽。呈八棱柱形,底面有一锅底状的窝,瓷质,凹面施釉,比较光滑,制作必须十分规整。江西赣州七里镇窑遗址出土的轴顶碗高5厘米、直径在6.2-6.4厘米、窝深2.9厘米左右,镶嵌固定在陶车旋轮的中心部位,窝扣在直轴顶部,是使陶车旋转的关键部分。

模型,又称模子。用生土或者石膏等材料抽成所需要瓷器形状的模型,再将泥料涂敷或者打成泥片置入模型内,用手或者机械压制,稍干后取出,即成为瓷器的坯件。制作瓷器的模型有单模型和合模。瓷器中小型塑像、壶嘴、壶把、碗、盘等多采用模制。

匣钵是瓷器炼制时置放坯件并对坯件起到保护作用的匣子,用耐火的黏土制成,形状一般为筒形或者漏斗形,也有“M”形、碗形、钵形的。早期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唐代开始普遍使用。坯件装在匣钵里烧制,避免了烟火与坯件地直接接触,使坯件受热均匀,釉面洁净,提高了瓷器的质量。

匣钵本身耐火耐受高温,且结实不易倒塌,因而可以充分利用窑内的空间,增加瓷器的烧制数量。匣钵的发明和广泛使用,是中国制瓷工艺的一大进步,为瓷器的优质高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窑柱也称“支柱”,是瓷器烧制过程时支承装好坯件的匣钵和叠烧坯件的窑具。以耐火黏土制成。呈圆柱形,粗细、高度不一,下部直径略大于上部,实心或者中空,较为结实。使用的方法,一是有秩序地排列在窑床上,上面搭铺一层耐火砖头,砖头上叠放匣钵;二是有规律地摆放在窑床下,每柱下直接承托叠烧碗等坯件、窑柱在宋元时期北方地区使用非常普遍。装烧用窑柱,可使用火焰与烟气畅游,还可以调节窑内温度,有利于瓷器的烧制。

顶碗又称支顶匣钵,是陶瓷器烧制时支承坯件的窑具,属于支具类。以耐火黏土制作。形状多为上小下大,支面平整,有些中间留下一圆孔。一般用于碗等器物的叠烧。装烧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仰口叠装,即把碗等器物的口沿向上旋转在顶碗的支面上;另一种是先在支面上放置一件隔具,然后将碗口向下扣在顶碗上,使顶碗的支面及其上面的隔具支顶在碗的内底上,口部悬空。顶碗是宋代常见的支托窑具,比较稳固,可以减少支烧器物的变形。

上篇:

下篇:

分享到:

来源(低调的子明) 作者(低调的子明) 阅读()
相关内容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

    甘肃马家窑彩陶文化博物馆

    地址:甘肃省临洮县南关1号临宝斋文化楼

    电话:0932-2248229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鉴藏委员会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城隍庙西一楼6号临宝斋

    电话:+86 13893202682 0931-8400685

    来信来稿:3027199@qq.com

    164-100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

    总访问 次  陇ICP备05004307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112402000025号 甘公网安备 62112402000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