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窑文化官网,欢迎您!

615-195

  • 100-100官方微信
    • 100-100
  • 100-100会长微信
    • 100-100
1200-300
公告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告栏 > 其他 > 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文化

陶器刻划符号之由来

著名古文字学家和考古学家唐兰,在考察了汉字发展历史之后认为:“文字的发生,总远在夏以前。至少在四五千年前,我们的文字已经很发展了。”“文字本于图画”,“文字是由图画逐渐变成的,愈早的象形和象意字,愈和图画相近。”这也就是说,这些图画并未俗成,更未约定,还只属于文字初期尚未定型前的一些自由形态。就现实的实证资料而言,如果说刻划符号是汉字与书法艺术的真正起源,则与原始社会的图腾有着直接的关系。

图腾崇拜,是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伯内特·泰勒(1832—1917)首次提出的万物有灵论的一种最古老的宗教形式,亦即宗教的最初形态。“宗教是在最原始的时代从人们关于自己本身的自然和周围的外部自然的错误的、最原始的观念中产生的。但是,任何意识形态一经产生,就同现有的观念材料相结合而发展起来,并对这些材料作进一步的加 工……”图腾崇拜也就是对某些“材料”的“加工”。人在征服自然、征服世界的过程中,以丧失自身价值去创造一个幻想中的神为代价,开始了漫长的自我认识发展的历史进程。而这种以失去自我为代价的认识上的突破,正是通过这种幻想出来的神来实现的,这些神灵都是现实中的动、植物,但不管是哪种类型的神,它毕竟是受到本部落敬仰、爱戴和崇拜之物,是一个庇护神。这就是所谓图腾。图腾的诞生,标志着人的认识上的一个巨大飞跃。它不但使人类 从万物有灵中发展了自己的崇拜神,而且以这个神为中心,建立起了成员间巩固的联盟体,具有使人结成整体力量与大自然抗争的进步意义。

原始社会的氏族多有自己崇拜的某些图腾,如我国各民族的传说中就有该族起源的记叙,其中将炎黄子孙谓为龙的传人,便与神农的氏族起源为神龙氏或以相关。另外还有鸟图腾、熊图腾等动物图腾。远古的氏族除动物图腾外,还常把植物以至人类生殖器官等象形物的图腾作为本氏族的徽号或名称,画在生活中使用的一些器物上以至自己的身体上,以示与其他非本族或非同族的区别。后来,氏族联合,部落联盟,就有许多种图腾符号在生活器物上出现。从半坡、姜寨、马家窑等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时期彩陶上的刻划符号来看,其形态与殷周青铜器中的象形和会意性的简单的族徽符号很相近,所以郭沫若认为,“必系古代氏族之图腾或其孑遗。”即是说,这些刻划符号,就是原始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以及卦卜之玄辨精神的孑遗和转化。这里,体现着原始宗教的精神和情绪,所以肯定地说,它们是原始宗教的产物。

从以上讨论可见,这些原始的刻划符号与早期的象形文字,甚而同甲骨卜书具有某些相似之处,不仅是汉字的初期形态,而且以原始的线韵美感为基托,表现出文字的艺术性质,即书写运动的艺术性质。由此溯源,当把刻划符号视为书法艺术的始祖。

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彩陶上的这些刻划符号。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文明论”的观点,新石器时代陶器刻划符号的出现,不仅昭示了中国文字及其书法艺术的衍生,而且昭示了华夏文明进入了新的历程。

彩陶上的刻划符号,尽管多为一些硬笔直接刻划,多则四五画,少则仅一画,但先民们却能运用极其洗练的线条赋予一个个初形文字以神灵力、自然力、生命力、心志力的形象,使之充满了生命情意和表现于线条、结构及其书写方法上的审美意味,无疑具有一种原始的、深刻的宇宙存在运动的哲学意识,并据以创造汉民族文化和语言的载体,从而体现出先民们的聪明智慧和审美情趣。也就是说,正是由于原始先民们的这种先成的美感意识的作用,才创造出了—个个具有某些书法意味或因素的文字。

于省吾对这些陶器上的计达113个之多的刻划符号曾作考证。他说:“这种陶器上的简单文字,考古工作者以为是符号,我认为这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些简单文字。”

郭沫若认为,即使是符号,也“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又说“其为文字,殆无可疑”;他在进一步考证后郑重指出:“彩陶上的那些刻划记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

从于省吾的考证来看,应该说,这些刻划符号,实际上就是初文字时期的一种书契。书,就是写下来的文字,作名词讲,大致与书法之“书”相同;契,是用硬笔(刀)刻的意思,作动词讲,当与锲刻之锲同义。《易经·系辞》:“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一句话,书契也就是用硬笔(刀)刻写的早期象形文字。历史证明,文字本于图画。即是说,画为字源,并非人们常说的“书画同源”。如说成“书画同缘”倒有其理。因为,书与画都使用同一介体——线条。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就能刻画出简单而生动的图画,经过几万年的发展,到了中石器时代或之后,图画已不能适应日常生活的需要,因为它不能读,不能记事载语,因而,随着记事载语识读的要求日益迫切,刻画与刻字便从性属上开始分离:图画要求逼真形象,而文字则达到简明写意、使用便捷、易认易记就可以了。同时,文字是在很长时期的创造、使用过程中不断总结创新,由图画演变为抽象的刻划符号,又进一步渐次地演变为“成文文字”,直到今天的汉字。“总之,在我看来,彩陶和黑陶上的刻划应该就是汉字的原始阶段。创造它们的是劳动人民。”

从彩陶的刻划符号之创作工具等来看,可以说,中国书法是以硬笔为肇始的,刻划符号,以至大多数的夏商时代的甲骨卜书,都是硬笔书法的明证。而就刻划刀(笔)言,又已经明显地具有了当今篆刻的一些要求和法度,有的是单刀直刻,有的是双刀回刻,似乎刀具上也有平口刀、斜口刀的不同痕迹,说明文字雕刻在汉字产生之前就已经出现了。

汉字产生以后,随着书写(刻、划)实践,力以表现汉字书写美感的工具——毛笔的产生,可谓一场新的革命。部分彩陶上留有用毛笔书写的红、褐、黑等彩色符号,不但没有锲刻过的痕迹,其笔画、形状与前面所说的刻划符号有同有异,而且具有明显的笔锋变化。由此,“不可能否认在别的质地上,如竹木之类,已经在用笔(毛笔)来书写初步的文字。”这更加说明,这一时期,不仅书法已然产生,而且,真正体现书法意趣的媒介——毛笔的起源,至少也在刻划符号时代。

上篇:

下篇:

分享到:

来源(中国文物网) 作者(中国文物网) 阅读()
相关内容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

    甘肃马家窑彩陶文化博物馆

    地址:甘肃省临洮县南关1号临宝斋文化楼

    电话:0932-2248229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鉴藏委员会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城隍庙西一楼6号临宝斋

    电话:+86 13893202682 0931-8400685

    来信来稿:3027199@qq.com

    164-100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

    总访问 次  陇ICP备05004307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112402000025号 甘公网安备 62112402000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