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窑文化官网,欢迎您!

615-195

  • 100-100官方微信
    • 100-100
  • 100-100会长微信
    • 100-100
1200-300
公告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告栏 > 对外交流

名家访谈 陶冶情怀

  (编者按:1997年,沉睡着马家窑文化遗址的古老文化名城临洮,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县级马家窑文化研究会。这个研究会是深受马家窑文化熏陶的王志安先生与热爱马家窑文化的十多名文化仁士一起创立的。经过他们栉风沐雨、历尽艰辛的努力,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引起省文化厅和民政厅的重视。2003年这个县级研究会晋升为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会长由王志安担任。省级研究会成立后,在王会长的带领下,解读彩陶图案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关注。中央电视台2、4、7套都作过报道。2008年央视10套《探索·发现》栏目播出了“神秘的中国彩陶”六集电视专题片,片中王会长担任顾问和主讲,讲述了他的一系列研究成果。2008年,山东卫视《收藏天下》做了王会长主讲的中国彩陶专题片,引起了全国众多文化人和收藏家对马家窑文化的热切关注。近几年,研究会在许多大城市举办展览,举办学术讨会,在上海等地举办讲学活动,创办研究成果博物馆等活动,推动了全国范围内的马家窑文化研究热和彩陶收藏热潮。以下是本社特约记者对王会长所作采访。)

记 者:王会长,您好!我多次在电视上看到你对马家窑文化的精彩讲述,今天有机会采访你,很高兴!请您先谈谈马家窑文化的历史起源。

王会长:好的,马家窑文化在1924年首先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的马家窑村,故而得名。马家窑文化一种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类型,出现于距今五千八百多年的新石器时间晚期,历经了近三千多年的发展,有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等四个类型。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地区及甘肃、青海境内的洮河、大夏河及湟水流域一带。

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彩陶衰落之后,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又延续发展数百年,将彩陶文化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马家窑文化以彩陶器为代表,它的器型丰富多姿,图案极富变化、绚丽多彩,是世界彩陶发展史上无与伦比的奇观,是人类远古先民创造的最灿烂的文化、是彩陶艺术发展的顶峰。它不仅是工业文明、农业文明的源头、同时它源远流长地孕育了中国文化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它神奇辉煌的艺术魅力至今还在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记 者:那么,请问马家窑文化彩陶的珍贵价值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王会长:马家窑文化彩陶的珍贵价值主要表现为它具有非凡的文化价值、观赏价值及收藏价值,下面我略微展开来谈一谈。

首先是它的文化价值,文化是历史的缩影,是时代的一面镜子。马家窑文化的高度发展,是新石器时期华夏文明晨曦中最绚丽的霞光,折射着中华先民在远古时代所达到的多项文化成就的一种高度,马家窑文化不仅包含着史前时期众多神秘的社会信息、文化信息,同时它也创造了中国画最早的形式。马家窑彩陶就是神奇丰富的史前“中国画”。

其次是它的观赏价值,马家窑彩陶图案之多样,题材之丰富,是史前任何一种远古文化所不能比拟的。它所留下的极其丰富的图案世界,是人类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库。

最后是它的收藏价值,要看一种物品的收藏价值,就要看它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观赏价值和增值潜力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收藏队伍的迅速扩大,其珍贵的文物价值与艺术价值将进一步被人们所认识和了解。近年来马家窑彩陶成为收藏界十分耀眼的新星。

谈到它的收藏价值,我想再补充说明一点。马家窑文化是分布于甘肃一带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彩陶文化,其彩陶占整个陶系的20%-50%,随葬品中可达80%,而且成型与装饰技术也至为发达。自本世纪二十年代瑞典人发现此类文化遗存以来,马家窑文化一直处在学术界中。有关中国古代彩陶是本土发生还是西方传入的课题的研究使之声望日隆,其富丽神秘的图案及多变的造型也令艺术家们爱不释手。但无论对这些问题做出怎样的诠释,马家窑文化本身的精美已足以令后人惊叹,令藏家动心。由于马家窑文化是五千多年前的文化艺术珍品,随着人们对它的认识的深化,众多爱好者不断加入收藏队伍,其数量的有限性,资源的稀缺性,淳朴优美的观赏性和悠久的历史性等都造就了它潜力巨大的收藏价值。

记 者:听到您对彩陶文化价值、收藏价值的分析,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也大长见识,对中国古陶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更进一步的认识,确实是受益非浅。那么,作为一位著名的书画家,您认为这些神奇辉煌的马家窑彩陶画对中国画艺术产生了哪些长远的影响呢?

王会长:中国画不同于其它画种的最鲜明的特征是,以毛笔作为绘画的主要工具,以黑色线条作为绘画的骨架和基础,以线作为绘画的基本造型语言。中国画的这些基本要素,从马家窑彩陶画上都可以看到。所以我们认为:马家窑彩陶画为形成中国画的独特民族风貌奠定了基础,马家窑彩陶画是中国画的根,它就是远古的中国画。下面我从两个方面展开来阐述一下:

第一、马家窑彩陶是中国画形成以笔墨为主的造型基础的源头。

马家窑彩陶画是以毛笔画成的,说明五千年前中国就已经产生了毛笔,毛笔就是马家窑彩陶画的基本工具。马家窑彩陶画使用线条造型,其线条生动有力、优美和谐。马家窑彩陶画以毛笔为工具、以线条为基本绘画语言的造型方法,为中国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形成了中国画传承的优秀基因。马家窑彩陶画以线条作为骨架,黑色作为基本框架主色,再辅以红色、白色等颜料。当时所用黑色是氧化锰等矿物质颜料,不同于现在的墨,它能经得住一千多度高温。虽然当时所用黑色颜料不是墨,但它和墨一样,在色彩构成中成为马家窑彩陶画的基调。正是这些黑色,才为后来墨的发明和使用打好了基础,成为中国画以笔墨精神为核心的造型语言的艺术源头。

中国画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它的精髓和生命力始终没有离开过笔墨。而且在发展过程中,赋予笔墨的含义也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深厚。笔墨则成为中国画表现力的灵魂,成为中国画形式的核心。以线条为基础并带有抽象性的思维方式和从写形出发但不追求绝对具象的绘画表现形式,力求神似而并不苛求形似的艺术精神,是中国画贯穿始终的精妙所在。

第二、马家窑彩陶画证明理性原则是人类绘画艺术发展自始至终的方向。

马家窑文化彩陶的内涵十分丰富,表现内容也非常广泛,但它始终坚持了理性原则的大方向不变。它的三个类型代表了三个时期的文化思潮。马家窑类型画着大量水波纹,这是这个时期对水的崇敬和赞美,是对水的崇拜文化;半山类型初期画着大旋涡纹,之后逐渐变为四圈纹,表现田园和土地。这是这个时期先民们从水崇拜逐渐转向土地崇拜,出现了土地崇拜文化;马厂类型初期画着四圈纹,随后将四圈纹转为两圈纹,另两面画上蛙神纹;马厂类型彩陶上大量出现蛙神纹,就是先民从土地崇拜文化转向强烈希望保护土地战胜水患的要求,出现了以蛙神战胜水患、驾驭洪水的文化思潮,人类战胜自然的思想出现了。我们可以这样说,马家窑彩陶画是远古先民理性思维的艺术成果和理性表现的形象化反映。

记 者:感谢会长的精彩讲解,让我感觉仿佛上了一堂中国美术史的课程。下面想请您谈谈研究会成立以来的发展状况及所取得的主要工作成绩有哪些。

王会长:研究会成立后,先后在北京、浙江、上海、山东、天津等地开办展览和设立传播窗口,进行宣传交流,与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广泛的学术讨论与理论研究,并创办了《马家窑文化源流》会刊,现已出版了九期。使马家窑文化这一远古文明,渐渐走进了当代人的生活,为当代人所了解和接受。

研究会在学术研究和交流宣传方面取得的成绩,引起了国内许多部门和专家以及众多媒体的重视。作为研究会的会长,我是这个研究会的创始人和带头人,也是研究和宣传马家窑文化最痴情的人。我个人出资办刊物,创建马家窑文化网站,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宣传、推广马家窑文化。2004年,出资举办了马家窑文化发现命名80周年纪念活动,建成了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彩陶博物馆,开通了马家窑文化网站(www.majiayao.com),希望籍此使马家窑文化从书本走向社会,走进民间大众。2005年举办“2005中国彩陶马家窑文化研讨会”。2006年1月,我到上海举办马家窑文化讲座。《上海收藏报》以“中国当代研究马家窑文化第一人”为标题,对此作了数次报道。《文汇报》发表了我的“也谈中华龙起源”的文章。2005年7月,我应邀去沈阳参与修建世博园兰州园的工程,和随行的工作人员冒着烈日高温亲自动手设计、构图、画彩,将一件件巨大而精美的马家窑彩陶雕塑艺术品屹立在世界园林博览会上,向世界展示马家窑文化。世博会开幕后,我精心设计、制作的彩陶获得了七项大奖,这也是对研究会在研究、传播、发展马家窑文化事业方面最好的回报和肯定。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彩陶博物馆是由我个人出资开办的收藏、展出马家窑文化古陶的博物馆。汇集展出有马家窑、半山、马厂等多种类型的藏品400余件,其图案瑰丽、造型精美、品位颇高,深受各界人士的喜爱和青睐,各类彩陶藏品总量已达两千件。因不忍眼看珍品流失,从研究需要出发尽己之所能,竭尽财力对流散在社会上的彩陶珍品予以收藏,祈望在当地经济欠发达的时候,尽可能为防止本地古文化遗产严重外流做出自己微薄的一点贡献。

十多年来,研究会已在全国创造了马家窑文化研究、传播等方面的近十几个第一的纪录。研究会通过对大量彩陶图案的研究,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观点和论述,有多篇学术论文发表在全国重点刊物,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研究会认为马家窑彩陶见证了华夏史前文明变迁,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能用文字证明的年代只有三千五百年。中国史前的马家窑文化存在于距今五千八百年到四千年之间,用大量的世界独有的彩陶图案奇观记载了这一时期的文明和变迁。中华文明的发展史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没有被中断的历史。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创造了马家窑文化的羌族远古先民们,为打退远古印欧人的侵入,保卫中华文明的完整历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研究马家窑文化,使我感受到了我们中华民族从远古时代到今天,一直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伟大民族。研究马家窑文化,使我深深的爱上了中国彩陶,使我“陶”冶了民族之感情。

记 者:研究会的工作确实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看得出来您对中国古文化遗产的钟爱之情和通过彩陶,深深“陶”冶中华民族之情的情操。保护之举是常人难以企及的,您为此为收藏马家窑文化彩陶不惜竭尽自己财力的奉献之举更是让人感动。最后请您谈一谈研究会今后的工作重点和方向。

王会长:研究会今后的工作重点是建立马家窑文化高层次的研究机构,使马家窑文化向学科化的方向发展。同时通过研究成果转化,以品牌开发来为经济建设做出应有贡献。为此,研究会的专家学者们将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马家窑文化的研究活动推向一个更高的阶段,进入一个更深的层次,使马家窑文化研究工作取得新的、更多的突破。今年,马家窑遗址所在地政府,临洮县人民政府已决定在九月份举办一次全国马家窑文化研讨会。研究会正在积极参与办好这一盛会的筹备活动。届时将邀请和组织众多专家展开学术研讨活动,深入开展研究工作;在图案破译方面,进一步做好在远古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等方面对马家窑文化的深层次解读;将马家窑文化引向高等学府的学科化研究;并在经济开发领域把马家窑文化研究成果推向产业化发展。这将是研究会今后的努力方向。

记 者:好的,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祝马家窑研究会的发展越来越壮大,取得更多学术成果,在国内外产生更广泛更深远的影响。再次感谢,再见。

王会长:再见。

(2009年5月)

王志安个人简介

王志安,号千陶阁主,画家、书法家;古文化研究专家、彩陶鉴定专家;研究馆员、一级美术师。1944年生于甘肃省临洮县,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多年从事马家窑文化研究活动,现为西北民族大学美术系客座教授;兰州大学宗教研究所教授(兼);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会长。有多篇论文发表于《美术》杂志、《文明》杂志、收藏》杂志、《鉴宝》杂志、《文汇报》等刊物。个人出版著作有《马家窑文化研究论文集》、《解读马家窑文化》、《杂文集》、《诗集》、《速写集》、《画集》、《书法集》等。

上篇:

下篇:

分享到:

来源() 作者() 阅读()
标签
相关内容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

    甘肃马家窑彩陶文化博物馆

    地址:甘肃省临洮县南关1号临宝斋文化楼

    电话:0932-2248229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鉴藏委员会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城隍庙西一楼6号临宝斋

    电话:+86 13893202682 0931-8400685

    来信来稿:3027199@qq.com

    164-100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

    总访问 次  陇ICP备05004307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112402000025号 甘公网安备 62112402000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