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窑文化官网,欢迎您!

615-195

  • 100-100官方微信
    • 100-100
  • 100-100会长微信
    • 100-100
1200-300
彩陶博物馆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彩陶博物馆 > 学术交流

彩陶的起源及历史背景

  1921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发现我国第一批彩陶,这是运用现代考古学的方法在中国大地上进行的第一次正式发掘,所以说,中国现代考古学在一定意义上是以研究发掘彩陶文化为开端的。从那时起至今的80余年中,考古工作者者发现了上万个含彩陶的古文化遗址,以及数十万的彩陶。我国彩陶文化历时之久远、分布之广泛、图案之丰富、谱系之繁复,。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尤其是甘青地区的彩陶,出现时间最早,文化成就最高、延续时间最长……

(一)陶器的发明

追寻彩陶的起源,必须先从陶器的发明说起,因为只有产生了陶器,才可能生产出绘彩的陶器——彩陶。人类的先民将土、水、火结合起来生产出了陶器,陶器是史前时期人类的重大发明之一。我国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一书中总结的制陶过程为水火既济而土合。陶器虽然容易残破,但在埋藏中不会腐烂,它便成了史前人类活动的重要见证,其中蕴含着大量的研究信息,所以,陶器一直是考古工作者十分重视的古代遗物,陶器的发明也是学术界多年来力求解决的重大课题。

1、 陶器起源的推测

19世纪,西方的一些人类学家开始探索陶器的起源,他们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借助民族志的资料,参考美洲印第安人部落的生活状况,对陶器的产生进行了一些推测和研究。他们研究的结果表明:在没有陶器以前,人们烹煮食物的方法很笨拙,具体方法是把食物放在涂着黏土的筐子里,或放在铺着兽皮的土坑里,然后再用烧热了的石头把食物弄熟。一位在1503年到过南美洲的船长曾记述了他的风闻:当地土著居民家里的土制容器,甚至用作炊器的器物,都涂着足有一指厚的黏土,用以防止被火烧裂。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人类远古史研究》一书中进而推断:“人们先将黏土涂在一些容易着火的容器之上以免被烧毁,以至后来他们发现,单单用黏土本身即可达到这个目的,于是世界上便出现制陶术了。”这一观点被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所引用,后来又被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得到认可和发挥:可以证明,在许多地方,也许是在一切地方,陶器的制造都是由于在编制的或木制的容器上涂上黏土使之能够耐火而产生的。在这样做时,人们不久便发现,成形的黏土不要内部的容器也可以用于实现目的。 其实,上述推断并没有考古学上的证据,印第安人的例证可以作为研究陶器起源的参考,却难以作为该问题的全部答案。最早的陶器出现于何时何地,仍然悬而未决。陶器与农业的关系,陶器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这此问题都需要依靠考古证据来回答。

2、 早期陶器的考古发现

由于考古学的蓬勃发展,以及中国与世界各地早期陶器的不断发现,陶器起源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许多历史的谜团相继解开。

最早的陶器出现在距今约l.5万年一1万年前。起初在日本的爱嫒县上黑岩

阴遗址出土了距今约1.2万年前的陶器,有些人不相信年代会如此久远。近年来,在日本北海道和冲绳以外的其他地区,相继发现了早期陶器,于是,在日本考古学分期上单独划分出了一个绳纹草创期。最近在长野县下茂内和鹿儿岛县简仙山,都出土了经测定约为距今l.5万年前的陶片,其中鹿儿岛的陶片烧成温度只有400℃一500℃,质地疏松,还没有完全陶化,可谓名副其实的土器。1999年,日本青森县大平山元一号遗址出土了无纹饰陶器,其陶片附着碳化物的碳测校正年代为1.6520万年一1.4920万年,在国际考古界引起了轰动。这些处于绳纹草创期的陶器,大多为圜底和近圜底的小平底,最初阶段皆为素面无纹饰,后来有的陶器加饰隆起的线纹、豆粒纹或爪形纹。在俄罗斯远东至西伯利亚地区的一些重要遗址中,同样发现了早期陶器,如乌斯奇诺夫卡、格罗马图哈、嘎夏、富米等地,它们的年代大体在距今l.3万年一l万年之间,比日本列岛的发现年代略迟。远东地区的陶器多平底,素面或饰刮条纹,西伯利亚南部的早期陶器则多为圜底。

从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尤其是近l0年间,在我国的南方和北方陆续发现了一批距今约万年左右,甚至约l.4万年一1.3万年前的遗址以及古老的陶器遗存。毫无疑问,中国已经成为探讨陶器起源的重要地区。南方的重要发现有江西的万年仙人洞、吊桶环,广西桂林附近的甑皮岩、庙岩、大岩和湖南道县的玉蟾岩等遗址。北方的重要发现主要集中在华北一带,如河北阳原于家沟、徐水南庄头与北京怀柔的转年遗址等。南方的早期陶器大多为圜底的罐和釜形器,其中以道县的陶釜最为引人注目。该遗址于1993年发掘时意外地发现了3块较大的原始陶片,1995年又在相距前发掘地l米左右的地方发现了一堆一碰即碎的陶片,陶胎厚达2厘米。经考古工作者在室内整理,将陶片精心拼对粘合,竟出人意料地复原出两件烧煮食物的炊器——陶釜。其中较大的l件口径31厘米、高29厘米,形制为侈口、圆唇、斜弧壁、尖圜底,通体饰绳纹。这些陶片及其附着物经北京大学考古系进行质谱加速器C14年代测定,结果为距今1.232万年±120年和1.481万年±230年。无疑,这是我国迄今出土年代最早的两件复原陶器.北方的早期陶器则多以平底的罐形器为主,其中以阳原虎头梁遗址群中于家沟1995——l997年发现的数块夹砂罐片的年代最早,距今约l.2万年。在时代稍晚的转年遗址,还出土了盛放食物或水的盂形器,这表明了原始陶器不断发展的进程。

从世界范围来看,发明陶器的时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美洲的陶器最早距今只有5000多年;西亚地区最早的陶器不早于距今9000年前,这里是先产生农业,进入新石器时代后才发明了陶器,因此西亚两河流域与埃及一带,在考古学上有一个前陶新石器阶段;巴基斯坦的印度河流域,也存在着所谓的前陶新石器,即先有农业后有陶器;印度恒河中游的陶器出土情况与巴基斯坦略有不同,这里最古老的陶器大约出现在距今1.1万年—9000年,当时农业尚未出现。

上述发现说明,世界各地的陶器发明并没有一个大致统一的时间,最早的与最晚的前后相差万年左右,这同时表明,各地有着不同的陶器发展历程,因此,陶器的起源应该是多元化的。

在考古学中,将人类主要使用石质工具进行生产活动的时代最初称为石器时代,后来一分为二,将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与磨制石器的时代划分开来,即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三个标志是磨制石器的使用、制陶术的发明、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然而,这些传统认识近几十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和质疑。前述早期陶器在世界各地的发现,说明制陶术并非与是农业同时起源的,比如西亚地区很早就有农业,但没有陶器,所以称作前陶新石器文化;日本的情况却相反,很早就有陶器,但却没有农业。因此不能认为陶器仅是农耕文化的产物,非农业部族就不会发明陶器。现在看来,有无陶器并不是新、旧石器时代划分的重要标准,实际上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经济性质的不同。旧石器时代是攫取性经济,依赖于大自然的恩赐,人类获取食物的主要途径是捕杀动物和采集植物果实;新石器时代则为生产性经济,依靠自身的智慧和劳动,通过发展种植与动物养殖来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因而,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标志是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英国著名考古学家柴尔德称之为人类历史上的“新石器革命”。如果说陶器与农业没有必然的联系,那么是什么因素促成了陶器的产生?学者们在对西亚、中国和日本等地早期陶器的研究中,逐渐总结出了一条规律,那就是:陶器的起源与人类的定居生活或相对定居有密切关系。众所周知,人类历史上任何重大发明的问世,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社会的需求,二是要有技术的保障。对于先有农业的地区,如西亚(包括今日的伊拉克、叙利亚、巴勒斯坦一带)大约在距今1.1万年前左右,气候变得干燥而寒冷,人们面临食物短缺,被迫尝试以森林草原交错地带的各类杂草为食,在这一过程中,学会了将野生大麦、小麦培育成粮食作物,并且开始了羊群的畜养。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迫使人们逐渐放弃了四处流动的生活方式,开始兴建村落定居生活。定居生活需要有各种器物储藏食物和水、蒸煮食物,自然界提供的果壳、葫芦等天然物品当然是人类的首选之物,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必然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人们不得不寻找新的容器来源。泥土遇水变软,可以任意捏成各种形状,经过火烧又可变硬,形成固定器物。在寻找代用品的过程中,人们从偶然的发现中认识了土、水与火结合的特性,然后有意识地用黏土捏塑成各种理想的器形,尝试陶器的生产。经过漫长的实践过程,土终于在水与火的作用下变成了满足人类需要的、形态各异的容器——陶器。在西亚地区距今9000年前左右,出现了成批的陶器。由于陶土原料到处都有,极易得到,加之技术工艺并不复杂,使用随处可见的树枝、柴草即可达到烧陶的最低温度。因此,这项技术一经发明,很快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传播,并且世代相传直至今日。日本列岛的情况与西亚地区完全不同,它是目前世界上最早产生陶器的地区,但又是稻作农业发生很迟的地区。很多证据显示,在1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日本已在很多处有陶器发现。日本先民的生存方式主要为狩猎、捕鱼以及在森林中采集植物果实,由于自然生态环境较为稳定,使这种经济模式得以长期维持,直到绳纹时代中期才开始种植稻米。考古学家们发现,显示定居的半地穴房址是与陶器同时出现的。在日本的绳纹草创期,因狩猎技术的改进,发明了弓箭、陷阱等新的狩猎方法,以及对回游鱼类的河流捕捞技术,人们不用再到处流动,转而过上了相对稳定的生活,由此产生了对陶器的需求。上述考古发现表明,人类的定居生活才是陶器发明的前提和条件,而陶器的产生又使得生活逐步稳定,定居的生活方式便进一步扩大。

中国幅员广阔,与各地的早期陶器相对应的经济类型不完全相同。长江中游地区的原始陶器是与原始古稻并存的,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既发现了1万年以前的陶器,同时也出土了经鉴定属于栽培稻初期的稻谷与稻壳;华北地区虽然未发现直接的粮食遗存,但以自然环境及早期陶器共出的遗物推测,当时极有可能已处于农业发生时期;华南地区桂林一带的文化面貌不甚清晰,以现有证据分析,当地先民虽已使用陶器,但仍主要是从事狩猎采集的集体经济。换言之,在华北和中原一带发明陶器时,已有了原始农业,而农业会促使陶器制造的迅速发展;华南地区则类似日本情况,先民们农业产生之前已使用上了陶器,陶器的发展相对农耕文化的发展来说较为缓慢。

我国和日本等地的早期陶器大多都是圆形球体,平底器很少,这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第一,来自大自然的启迪,在陶器出现之前人类广泛使用的是圆形为主的植物果壳;第二,圆形器物容积最大;第三,做平底器的工艺复杂一些,圆形圜底相对简单容易;第四,最初的陶器首先考虑的是满足炊事需要,然后才是盛储需要,或者说先有煮饭的锅,后有盛饭的碗。圜底器物支架在几块石头上,便能生火加热,也较为稳固,而且采热功能好。对于从事农耕的居民来说,将粮食煮熟是陶器的首要功能;对于从事狩猎采集的居民来说,加工的肉类食品自然比茹毛饮血更利于健康,口感也好。而有些坚果类食物要煮沸除涩后方能食用。有的学者还认为日本的早期陶器与精炼鱼油有关。

学者们还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事实,包括西亚、中亚、北非和欧洲地区,陶器发明较晚,他们主要种植大麦和小麦;而东亚、东北亚和东南亚地区,陶器起源较早,这一带的居民则主要种植稻、谷,小麦传人该地区已是陶器出现几千年以后的事情了。或许,以米类为食的居民对陶器的需求更为迫切,从而催生了陶器的发明。陶器与农业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当然,更为合理的解释有赖于今后的进一步研究。

(2)彩陶的诞生和背景

上世纪70年代后期,在黄河流域的上、中、下游分别发现了距今约7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它们是甘肃的大地湾文化、河北的磁山文化、河南的裴李岗文化、山东的北辛文化,这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突破。在最初的报道中,磁山遗址曾发现了一片红彩曲折纹陶片,随后被确认是晚期文化混入的彩陶。渭河流域大地湾文化的每一个遗址中都发现有彩陶,时至今日,在我国各省区发现的所有史前文化中,7000多年以前的彩陶只有大地湾文化中有,无疑,它是我国最早的彩陶。

1、彩陶生产的技术条件

我们从上文的介绍中了解了陶器起源的过程,也基本明确了陶器是人类物质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彩陶则是陶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样一个基本规律。在早期陶器发展的几千年中,制陶工艺尚不成熟,彩陶生产的技术条件无法具备,因此,陶器产生几千年以后才出现彩陶。从出现陶器到生产彩陶,这是一个长期摸索、反复试验、不断改进的过程。

陶器生产之初,没有刻意装饰的纹饰,但加工过程中手捏、片状物刮削、拍打器壁等往往会留下一些不规则的印痕。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增强,他们逐渐将这种不规则的印痕转变为有意的、规则的纹饰,如成排的剔剌纹、一圈的手窝纹等。早期陶器上大量出现的绳纹是在木棍上缠绕绳索滚压器壁而形成的纹饰,既可增强陶胎的坚实度,又能起到美化陶器外表的装饰效果,一举两得。后来只起装饰作用的纹饰种类越来越多,逐渐演变为单纯的装饰花纹,也因此,人们对陶器的装饰也越来越注重。随着工艺条件具备,彩陶便应运而生了。

彩陶是将各种天然矿物质绘制到陶器上,形成五彩缤纷的各类图案,使陶器不再仅仅是实用品,而且还具备了艺术品的审美功能。其中大多数是先在陶坯上绘制,然后入窑烧制,颜料发生化学变化后与陶胎融为一体,这样的彩陶色彩不易脱落,经久耐用而且美观。还有一类称为彩陶,是将颜料直接绘制到烧成以后的陶器上面,此类彩绘贴附在器物表层,使用过程中容易损坏脱落。大地湾文化中上述两类彩陶同时出现,以前者居多。彩陶产生的技术条件有三:第一,生产彩陶的首要技术条件,是对天然矿物质颜料的认识。作为彩陶颜料,必须在高温烧窑时不分解,比如含量较高的赤铁矿具有耐高温性能。而且还要掌握矿物的显色规律,什么样的颜料烧制后会变成红色,或者会变为黑色,如此才能运用自如地生产出理想的彩陶。颜料经加工稀释后才能使用,粉末的粗细程度、加水稀释的浓度,都有一个不断熟悉、掌握性能的过程;第二,陶坯表面必须达到一定的光洁度,颜料才能渗透到陶胎里面。这就需要认真对陶土进行筛选、淘洗,拉坯成型后对器表还要反复打磨。考古发现中的彩陶大多是泥质陶,即便是夹砂陶如辛店文化,器表也都较为细腻。大地湾文化陶器主体是夹细砂陶质,但器表均抹有较光滑的泥质层;第三,烧陶的温度越高,颜料的附着力就越强,纹饰越牢固。彩陶烧制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便逐渐改变了陶窑结构,加大了窑室的密封力度,以达到烧制工艺对彩陶生产的保障。

2、人类为什么生产彩陶

显而易见,人类发明陶器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的现实需要,那么为什么又制作彩陶呢?它反映了人类的什么需求?

从彩陶的器类来看,早期彩陶如大地湾文化只限于饮食器,仰韶文化则扩大到盛水的瓶、壶形器,到了马家窑文化进一步扩展到瓮类等储藏器,总之,在彩陶发展的历程中,器类不断增多,但万变不离其宗,总是集中在盛放水和食物的器类上。从出土位置来判断,它们有的在房址或灰坑中,有的作为随葬品而出土于墓葬中。马家窑文化中期以后,随葬品中的彩陶器增多,有时一个墓中竟随葬数十件彩陶。这些现象说明,彩陶不仅是人类生活中的常用物品,而且还以随葬精美彩陶的形式来寄托对死者的怀念与尊重。

彩陶纹饰大体分为四类:第一类,以点、直线、弧线构成几何形花纹,它们美观而富有韵律,数量最多;第二类,植物形纹饰,如叶瓣纹、豆荚纹、花卉纹,数量较多,其中以源于关中地区的“圆点勾叶弧三角”纹,即玫瑰(或月季)花纹标志性最强、流传最广,大半个中国的彩陶文化皆使用类似图案;第三类,动物形纹饰,如鱼、鸟、蛙、羊、狗等,此类纹饰数量不多,但极具特色,给人以过目不忘的深刻印象。动物类图形大体上均属性情温和、与人和谐共处的常见动物,极少猛禽异兽。少见的人形纹也可归人此类纹饰,如人面纹、马家窑文化的舞蹈盆、辛店文化的放牧图;第四类,独特的、意义不明的、神秘而怪异的一些纹饰,如“卍”字纹、“山”字纹、八卦形纹等。它们也确实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珍品,许多学者对彩陶纹饰进行了孜孜不倦的研究和有益的探索,但应该尽量避免片面、生硬的解释和引申,以免走人误区或误导读者。

认真分析这四类纹饰,我们不难得出如下结论:纹饰的主体,即第一类是装饰花纹,制作的目的可以说是单纯的对美的追求。史前先民发挥聪明才智,在天天接触的常用陶器上,选择最显眼的位置,运用色彩对视觉的冲击力,高超地展现了他们对虚与实、黑与红、简与繁、抽象与具体象的艺术表现能力,为我们留下了一大批璀璨夺目的艺术精品。第二、三类纹饰描绘了人类视野中美好的自然界,将常见的动植物形象艺术化、抽象化,表达了先民对自然和生活的无比热爱。从此类纹饰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原始人眼中的世界,而且还能窥见他们古朴纯真的美好心灵。第四类纹饰可能反映着当时人类精神层面的某种信仰、崇拜、认识,这些一时还令人费解,但同时又是公众很感兴趣,并且寻求各种解释的纹饰。这是研究者大展宏图的领域,不妨积极鼓励有识之士的探索,以及各种合理的有充分根据的阐释,但不提倡那种海阔天空、漫无边际、令读者不知所云的空洞发挥。综上所述,彩陶的主要功能是为了美化生活,先民们对美的渴望成为制作彩陶的原动力,在新石器的特定历史时期,陶器成为人们展示艺术才华的主要天地。

在研究彩陶起源以及纹饰的含义等问题上,不少研究者主张彩陶艺术源于图腾崇拜,彩陶纹饰则与图腾信仰有关。比如,鱼纹是仰韶早期半坡部族的图腾,鸟纹是仰韶中期庙底沟文化的图腾,还有一些其他动物如蛙、鲵鱼均被视为某一文化的图腾。当然,史前艺术的起源始终是众说纷纭,有人主张起源于巫术,也有人认为起源于图腾,多角度地观察事物,培养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更有利于研究的深入,直至学术问题的解决。笔者以为,用图腾来解释彩陶时要尤其慎重,不能搞得眼花缭乱,将凡是动物形象或者是具体含义难以捉摸的纹饰都以图腾作为惟一的解释,这似乎有搪塞糊弄之嫌。图腾说是从西方引入的理论,我国人文学者普遍接受了这一观点,但在具体运用时有人忘记了西方学者的本意。比如,作为图腾崇拜的,受到全体社会成员崇敬的动植物,是本群落成员的祖先,是不能随意捕杀或损坏的,换言之,作为本群落成员广泛捕杀的动物根本不可能是它们的图腾。半坡类型遗址中出土了不少的鱼钩、鱼叉等捕鱼工具,那么将鱼认定为其图腾的徽号显然是不适当的。因此,研究彩陶时,必须尽量全面熟悉考古学文化研究的成果,避免就事论事。破解纹饰含义时,尤其不能超越纹饰所处时代、所属文化限定的社会发展阶段。

3、 甘肃彩陶源远流长的历史背景

在中国各地的彩陶文化中,只有甘肃彩陶同时具备以下特点:第一,时代最早,地域广大。甘肃东部渭河、西汉水流域是中国彩陶的发源地之一i第二,在距今约5000年一4000年间,中国各地的彩陶渐趋衰落,马家窑文化彩陶却独放异彩,在甘青地区形成了中国彩陶的鼎盛阶段,其艺术水平之高、文化成就之大,使其他彩陶文化难以比肩;第三,在据今约4000年后,大部分地区的彩陶退出了历史舞台,但甘青地区依然生存着一批坚持使用彩陶的先民,并进而将彩陶艺术向西传人新疆。

那么,为什么甘肃会产生这样独特的历史现象?这需要从甘肃彩陶依存的地理历史背景中去寻找答案。 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甘肃位于黄河上游,其东部、中部均为黄土高原地区,尤其是东部地区海拔较低,分布有渭河、泾河、西汉水三大水系,河谷地带适宜原始农业的产生及发展。黄土高原的原始农业并不像现代农业那样远远落后于平原和沿海地区,从考古资料来看,在未经破坏的原始生态条件下,当时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大地湾遗址出土的动植物遗存鉴定结果表明,在距今约8000年。5000年间,自然植物主要为针叶和阔叶混交林,属暖温带湿润区向亚热带的过渡地带,自然环境为森林草原型,仍然生长着大象、苏门犀、苏门羚等亚热带动物。在与现代截然不同的生态环境下,甘肃东部农业的起步和发展,至少在约5000年前与黄河中下游难分伯仲。陇原大地最早的垦荒者至少在7000多年前就成功地将野生黍培育成栽培黍,这一事实纠正了通行多年的中国黍源于外国的谬误,进而确立了中国黍源于陇西黄土高原的新说。大地湾文化的诸多发现,无疑说明了这里是我国早期农业的发源地之一。农业和定居的肇始,提供了陶器产生的必要条件;广袤的黄土高原之下,覆盖着取之不尽的制陶黏土以及彩绘所需的矿物颜料,这一切最终促成了彩陶的诞生与发展。

辉煌的史前文化。史前时期,各地的社会经济、精神文化发展处于原生自然状态,位于同一条起跑线上,与历史时期相比,交通与地理位置对经济制约的作用较小。综观4000多年以前的甘肃新石器时代,不仅起步较早,而且整体上处于蓬勃向上的发展期,因此,相继产生了发达的大地湾、仰韶、马家窑文化,以及在农业、畜牧业、建筑、艺术等领域也取得了一系列可圈可点的成就,这也是甘肃彩陶所依存的文化历史背景。正是辉煌的史前文化造就了甘肃彩陶的鼎盛。在彩陶初始期,大地湾文化的农业、畜牧业以及聚落分布密度均走在全国史前文化的前列。进入彩陶繁荣期即仰韶文化阶段,甘肃东部河谷地带,出了上百个面积为几十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遗址,在大地湾、高寺头等地兴修了气势恢宏的大型原始宫殿式建筑,社会发展程度与中原地区至少是同步的。马家窑文化虽起步较迟,却率先使用了青铜器,在东乡林家遗址发现了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第一把青铜刀。齐家文化相继出土的铜镜、铅斧,说明甘肃是我国早期冶铜技术比较先进的地区。数不胜数的文化成就奠定了甘肃彩陶丰厚的物质文化基础,众多的原始文化为甘肃彩陶注入了经久不衰的活力,为甘肃先民创造辉煌的彩陶文化提供了广阔的历史舞台。

文化发展的不均衡性。甘肃是一个南北较窄、东西较长的狭长省份,东、中、西的自然地理环境显著不同,这一特点造成了甘肃古文化发展的不均衡性。东部地区自然环境优越,农业和彩陶最先发展;中部地区海拔较高,起步较迟,发展步伐迟缓,直至在距今5000年左右时马家窑文化才异军突起;西部地区为荒漠戈壁,条件恶劣,适于半农半牧,彩陶出现得最晚,一直延续到青铜时代才告结束。应当指出的是,彩陶并不一定是文化先进代表性特征,尤其是进入青铜时代以后。马家窑文化繁盛的彩陶,在一定程度上与相对闭塞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审美趋向和传统的情结有关,并不代表其文化的先进性。甘肃青铜时代的发展明显落后于中原的夏商周王朝,其经济形态中畜牧业比重增大。近年来的环境考古成果显示,从距今4000年左右开始,甘肃气候向寒冷干燥转变,古文化的发展步伐明显放慢。彩陶的流行至少在制陶工艺上表现出了落后的一面,中原地区早已使用的先进快轮制陶技术尚未传人甘肃。

上篇:

下篇:

分享到:

来源() 作者() 阅读()
标签
相关内容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

    甘肃马家窑彩陶文化博物馆

    地址:甘肃省临洮县南关1号临宝斋文化楼

    电话:0932-2248229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鉴藏委员会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城隍庙西一楼6号临宝斋

    电话:+86 13893202682 0931-8400685

    来信来稿:3027199@qq.com

    164-100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

    总访问 次  陇ICP备05004307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112402000025号 甘公网安备 62112402000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