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窑文化官网,欢迎您!

615-195

  • 100-100官方微信
    • 100-100
  • 100-100会长微信
    • 100-100
1200-300
公告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告栏 > 其他 > 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文化

走进仰韶文化,探寻远古时期的彩陶技术,感受原始人民的房屋

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呢,仰韶文化的彩陶艺术,绚丽的色彩、精巧的图案,加上匀称优美的器物造型,几乎达到完美的艺术境地;仰韶时期的住宅规模,也都达到了不可估摸的程度。今天就来带大家走进仰韶文化,看看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生活习性、状况。

仰韶文化的彩陶,多数将图案绘制在手制泥质红陶上,一般是环绕外壁上部,以黑彩绘出几何图案、植物和动物花纹;夹砂陶则较普遍地拍印粗、细绳纹。当时该文化的主要陶器器类有:盆、钵、平底碗、小口尖底瓶、细颈壶、斜沿罐、深腹瓮等,还有少量的釜、灶、鼎类器物。由于仰韶文化分布十分广泛,各地方类型的彩陶都具有一些不同的特色。以仰韶文化分布的腹心地带——关中晋南豫西地区为例:早期半坡类型的典型陶器有直口弧壁圜底或平底钵、卷唇斜弧腹或折腹圜底盆、平唇浅腹平底盆、直口尖底瓶、蒜头细颈壶、侈口鼓腹平底罐、小口细颈大腹壶、短唇口斜直纹或鼓腹小平底瓮等。纹饰主要有绳纹、线纹、弦纹、锥刺纹、指甲纹和彩纹等。彩陶纹样简单朴素,以红地黑彩为主,少数为红彩,母题有鱼、鹿(或羊)蛙、人面等动物纹,少量植物枝叶纹,以及由直线、横条、三角、圆点、折波等组成的几何图案花纹。

中期史家类型陶器的特征及纹饰都与半坡类型大体相同,只是彩纹中增添了弧线、圆点构成的图案花纹和鸟鱼合成的动物图像。承继半坡、史家类型而出现的庙底沟类型彩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达到仰韶文化彩陶艺术的最高峰。常见的陶器器形有曲腹盆、曲腹碗、双唇小口尖底或平底瓶、宽肩小平底瓮、大口缸、折肩浅腹圜底釜、灶,盆形甑、釜形鼎等。纹饰有绳纹、线纹划纹、附加堆纹以及彩纹。这一时期的彩陶处于仰韶文化的极盛时期,多为红底黑花,还出现了少量白衣彩陶、多彩纹饰,器物装饰显得更加绚丽美观。这时的构图以图案装饰为主,主要是以圆点、钩叶、弧边三角及曲线组成的带状纹饰,还有垂幛、豆荚、花瓣、网格等纹样,这些图案以二方连续的装饰方法,构成整组花纹,环绕器壁。此外还有少量鸟纹、鱼纹和蛙纹等动物图案存在。

豫中仰韶文化第四期的秦王寨(大河村)类型的彩陶也很有特色。临汝阎村出土的鹳衔鱼纹彩陶缸,画面生动形象,是现今发现的最大一幅彩陶画。根据学者的研究,出现在彩陶上的纹饰可分为象生性花纹和图案性花纹。象生性花纹包括人面纹、鱼纹蛙纹、鸟纹鹿纹等动物纹和各种植物性花纹,这些花纹中的一些很可能与图腾崇拜和经济生活有关。例如大量出现在仰韶文化彩陶上的鱼纹不仅暗示着当时仰韶先民的渔猎生活,还可能蕴涵着先民们对于繁衍生息、生命力的崇拜意味。而图案花纹有些则是从鱼纹经过简化演变而来的。

仰韶文化现已发现三处布局清楚、保留较为完整的聚落遗址:半坡、北首岭和姜寨。其中聚落布局保存得最为完整和清晰的是姜寨半坡类型聚落遗址,揭露面积达1.658万平方米,可分为居住区、烧陶窑场和墓地三部分。已在居住区内发现同一时期的房子100多座,分为5个居往群落,都环绕着一个面积较大的中心广场。每个群落前面有一座大房子,其附近围以10多座或20多座中、小型房子,周围还有许多窖穴和儿童瓮棺葬。所有的房门向都朝向广场,呈现出向心的布局特征。居住区西南以临河为天然屏障,东、南、北三面都有人工壕沟围绕。沟外的东、东北和东南三面分布三个公共墓地,窑场在村西临河岸边。

仰韶文化的房屋建筑,房基有圆形或方形,分大、中、小三种,有地穴、半地穴式、或地面式建筑三大类,等到仰韶文化晚期,还出现了方形地面连间式的房子。其中早期房子以半坡、史家类型最为典型,主要是圆形或方形半地穴式的。其特点是房基凹下地面数十厘米,坑壁即为墙壁,有台阶或斜坡门道通往户外。屋内一般在正对门向的中心设一火塘,有些灶坑内嵌有保存火种的砂陶罐。有的在门内两侧筑有低矮的小墙,有的在门道与居室之间有浅方坑形的门槛。屋内居住面和壁面,都涂抹了草筋泥并修整平滑,部分还经过烘烤。圆形房屋周壁墙中有密集的壁柱,室内有2-6根主柱以支撑屋顶。方形房屋的结构与圆形者大体相同。

仰韶文化中期的房屋以庙底沟类型为例,多为半地穴式和地面式的方形建筑。在这一时期出现了用挖槽法筑墙,并用红烧土块和砾石铺垫的建筑新方法。居住面涂抹草筋泥,晚期则开始使用石灰抹墙。仰韶文化晚期的房子以秦王寨类型的方形、长方形地面式连间房子最具代表性,营造技术也较进步。连间房子有2间、3间或4间相连的,朝南或朝北各开门户面积大小不一,由2-20平方米不等。建墙时先立木柱于基槽中,木柱间用芦苇编结,以藤条捆扎,然后再涂抹草筋泥。除最小的一间可能并非住房外,其余的房间都设1-3个灶台。

综上所述,仰韶文化的房屋,在2000年的发展过程中,房基由半地穴到地面式,房基平面形状由圆形到方形再到长方形,结构由单间、双间发展到多间,立柱筑墙由插柱发展到以础垫柱,由平地起墙发展为挖槽筑墙,建筑技术呈现不断进步的趋势。

看完今天的文章,大家有什么感受呢?有没有对那个时代的人们的崇拜呢?原始先民真的很伟大,能够在有限的材料里做出自己需要的任何东西。那个时代没有现在这样发达的科技,但是先民依然非常厉害。如果大家喜欢这篇文章的话,就点赞收藏评论吧。

上篇:

下篇:

分享到:

来源(笑谈家乡事) 作者(笑谈家乡事) 阅读()
相关内容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

    甘肃马家窑彩陶文化博物馆

    地址:甘肃省临洮县南关1号临宝斋文化楼

    电话:0932-2248229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鉴藏委员会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城隍庙西一楼6号临宝斋

    电话:+86 13893202682 0931-8400685

    来信来稿:3027199@qq.com

    164-100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

    总访问 次  陇ICP备05004307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112402000025号 甘公网安备 62112402000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