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窑文化官网,欢迎您!

615-195

  • 100-100官方微信
    • 100-100
  • 100-100会长微信
    • 100-100
1200-300
公告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告栏 > 其他 > 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文化

陶器原料的选择与加工

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先民们在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人工制品。那时的能工巧匠们制作的大量美观实用、技艺精湛的陶器,无论是用来蒸煮食物、收藏储存、汲水盛水、饮食炊用的器皿,还是捕鱼的网坠、狩猎的弹丸、捻线的纺轮、收割的刀、制陶的盘与拍、装饰用的环和簪,以至后来的彩陶,无一不在显示当年高超的制陶水平,为人类留下了可贵的文化遗产。

在新石器考古发掘中,由于陶器易破碎却不易腐烂,因此它是发掘时常见的遗物。甘、青地区彩陶异常发达,所以在这一地区的考古研究中,彩陶始终是研究的重点。在陶器中,蕴含着大量的研究信息。透过其形制、纹饰的变化,考古工作者可以敏锐地捕捉到各种文化的典型特征及演变规律;通过对制陶工艺的研究,可以了解并掌握技术改进的历程以及劳动的分工等情况。陶器与彩陶的综合研究,还可以提取到许多有关当时经济生活、生态环境和史前艺术的脉络与多方面的信息资料。所以,考古工作者、美术史学者以及当代的艺术家,对陶器,尤其是对彩陶倍加关注,始终将其视为重点研究对象,社会各界也有一批彩陶爱好者对此情有独钟。

我国从发现第一批史前彩陶至今已有80年的历史了,这一时期,尤其是解放后,新中国的考古工作进入了黄金阶段,甘肃彩陶的发现遍及陇原大地,为我们揭示制陶奥秘提供和积累了极为丰富的资料。近年来,自然科学及现代科技手段大量地介入并应用于考古研究之中,化学分析法、物理形态观察法,在陶器研究中日益受到重视。X射线衍射仪、红外线光谱仪、×荧光分析仪的使用,对于陶器成分、颜料成分的确认,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科学高度,极大地促进了陶器和彩陶的研究。

我国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陶埏》中总结出水火既济而土合的陶器制作过程,他还说:“一杯(陶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由此可见制陶工艺程序之多。研究成果表明,彩陶制作工艺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原料选择、坯体成型、彩绘及烧制。

面对人类智慧的结晶——彩陶,会引发人们丰富的遐想与思索:如此形态稚拙、造型奇特、种类繁多的精美作品,我们的祖先到底是怎样才把它制成的?用什么东西制作的?在大力倡导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发扬民族精神的现代社会,对此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讨,无疑是一个非常有益且非常必要的课题。

我国疆域辽阔,历史悠久,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绵延数千年,陶器的使用十分广泛,因而古代陶器极为丰富。制陶所用的原料因地域的不同、自然资源的制约而不尽相同、各有差异。归纳起来可分为四类:即普通易熔黏土、高镁质易熔黏土、高铝质耐火黏土、高硅质黏土或瓷土等。甘肃的制陶原料则是就地取材的普通易熔黏土,这种黏土以低二氧化硅、低氧化铝、高助熔剂为特征。二氧化硅含量一般低于70%,低氧化铝含量平均值低于20%,助熔剂高于11%,它含钙量较低,主要成分为硅,可塑性好,并且因氧化铁含量较高,经过氧化烧成的陶器色泽亮丽,呈红色或橙红色。此外,经研究发现:自马家窑文化开始,便有使用瓷土的现象。

制作陶器的黏土,它的可塑性与其颗粒度、所含矿物质成分及胶体物质也很有关联。甘肃东部地区的黏土中含砂量较少,可塑性极强,陶器的质地较为细腻;中部地区的黏土含砂量较多,彩陶质略显粗糙。熟练掌握各文化的陶质细腻程度,是识别、鉴定陶器必备的本领。陶质较粗不一定是假,相反陶质较细也不见得就真。研究人员就曾见到过用精细陶土制作的“马厂彩陶”以及“齐家文化陶器”的赝品,其陶质一经触摸,立即会让人产生异样的感觉,再仔细观察,原来是假冒文物。

也许有人会以为什么样的土都可以制陶,而且我们所处的黄土高原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黄土,其实不然。据研究实验证明,马兰黄土、全新世黄土因颗粒粗、含钙量高,甚至有钙质颗粒,可塑性差,不易成型。而且烧制时在高温下钙质结核容易分解,对胎壁造成损坏,导致陶器开裂破碎。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李文杰先生多年来致力于全国各地的制陶工艺研究,他用宁夏海原县菜园林子梁遗址所在地断崖的黄土及黄河岸边的黄土淤泥进行模拟实验,结果证明都无法成型。而甘肃制陶的这种易熔黏土则被地质学称之为“第四纪红土”,老百姓俗称为“红黏土”或“红胶土”。

在自然界里,由于地壳的运动、地震、滑坡等自然现象,以及山水的冲刷等因素,黄土覆盖下的第四纪红土往往裸露在地表。早在8000多年前,先民们在生活实践中,根据自己的观察判断,逐渐摸索并已经寻找到了他们理想的制陶原料——红黏土。素有“彩陶之乡”的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出土的大量陶器,经化学分析,其原料正是黏性好、可塑性强的第四纪红土。大地湾遗址阎家沟两侧的山坡,一边是黄土坡,另一边为红土坡,阴雨天在黄土坡行走并无大碍,到了红土坡,稍不留神就被滑倒,有时脚陷进泥里连鞋都拔不出来。由此可见,这种红土的胶质黏性的确不凡。大地湾所在的秦安县,许多村民世代相传,沿袭着他们先人的制陶遗风,至今仍在用这种红土制作陶器。除了制作缸、盆、罐、勺、花盆、砖瓦等生活用品外,还用祖传的手工制作方法仿制酷似原始彩陶的复制品,作为工艺品、旅游纪念品投放市场。

从秦安县许多村民的制陶过程中,我们不难窥探到古代制陶原料的选择、加工及基本程序。村民们将红土或红土块晒干砸碎,因含有粗颗粒的黏土可塑性差不易成型,需要先做初步筛选,清除土中所含的粗颗粒、钙质颗粒及杂质,以免影响坯体成型。经过初选的红土再被研磨成细粉,加水搅拌成泥浆,之后,还要将泥浆进行澄滤以除去残存的废渣。大地湾阎家沟的陶工,修建有数个专用滤 泥的水泥池。水池从上而下首尾相接,排列有序,每个池子都开有一孔,上端池孔对着下方的水池,以便将泥浆澄滤后进入另一池。泥浆每经一池便有废弃的残渣沉留池底,如此反复,最后将泥浆澄清滤去多余的水分,便成了光滑细腻的制坯泥料。甘肃临夏有人用布过滤,先用较粗的布过滤,然后再用细布过滤,过滤几次之后,将泥浆置人泥池澄清后滤去多余水分,再经自然蒸发,掌握适时便成了制陶的泥料。

黏土原料如若不经淘洗,即使勉强成型,在烧制过程中也会因杂质多而造成陶胎开裂。如果仔细观察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我们可能会发现某些器物表皮有炸裂开的疤痕,疤痕中间有白色颗粒,这就是钙质结核。因结核与陶土遇热膨胀系数不同,结核便会炸裂。在甘肃的考古发掘中已发现有淘洗池,如兰州白道沟坪遗址马厂期的窑场中发现了一个底小口大的小圆坑,口径0.58米,深0.44米,腹径0.60米,底径0.20米,坑壁有红胶泥附着,坑周围的地面上还发现许多红胶泥块和夹砂红泥块,以及用红胶泥搓成或捏成的泥条等。大地湾一期的彩陶内外器表光滑细腻,系由经过淘洗的泥浆涂抹而成。仰韶文化,尤其是早中期,淘洗技术进一步提高,彩陶均为细泥陶,为彩陶的初步繁荣创造了有利条件。

为了增加陶器的耐热性,防止使用时陶器开裂,古代制陶时经常有意识地在陶土中加入一些诸如河沙、石英砂、云母等类的羼和料,生产出夹砂陶器,这类夹砂陶大多用来作为炊具使用。甘肃彩陶中夹砂陶较少,但仍有部分器物使用羼和料。据甘肃省博物馆马清林博士观察研究,在仰韶文化中期就出现了用碎陶片作羼和料的陶器,辛店文化姬家川张家嘴类型中都有类似情况。有时还夹杂彩陶碎末,这种已经熟化的原料加入陶土中,对陶胎的化学组成并不产生什么影响。在马厂期及沙井文化的陶器中,发现有银白色和金黄色的细小碎片闪闪发光,经×射线衍射分析为蛭石,其初衷可能是为了美观。

经过淘洗的泥料,可通过在空气中腐熟来进行“发酵”,以提高可塑性,制陶工艺上称为“陈腐”。因腐殖质的增多使泥料的可塑性增强,因此,陈腐时间越长,可塑性就越强。陈腐是将泥料在不通风的温暖阴湿之处闷放、置放一段时间,并随时注意观察含水量的变化。陶泥不能太干,也不宜过湿,要把握陶胎可以成型的最佳时机。陈腐之后的泥料,还需足够的外力来反复加压揉搓,其目的就是要使泥料中所含物质更好地交融结合在一起。或用手挤压揉搓,或用脚蹬踩,经过反复揉和,泥料便有了很好的韧性,容易拉坯制胎。如同做手工面条一样,面揉得时间越长、次数越多,擀出的面条才柔韧筋道。

上篇:

下篇:

分享到:

来源(新浪fengniantaofang的博客) 作者(新浪fengniantaofang的博客) 阅读()
相关内容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

    甘肃马家窑彩陶文化博物馆

    地址:甘肃省临洮县南关1号临宝斋文化楼

    电话:0932-2248229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鉴藏委员会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城隍庙西一楼6号临宝斋

    电话:+86 13893202682 0931-8400685

    来信来稿:3027199@qq.com

    164-100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

    总访问 次  陇ICP备05004307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112402000025号 甘公网安备 62112402000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