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窑文化官网,欢迎您!

615-195

  • 100-100官方微信
    • 100-100
  • 100-100会长微信
    • 100-100
1200-300
公告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告栏 > 其他 > 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文化

古代四川的青瓷及其收藏

  青瓷又称为“绿瓷”,是我国古代生产历史最悠久的、最著名的的颜色釉瓷器品种。它是在坯体上施以以铁元素为呈色剂的釉,经高温烧制后呈青绿色或青黄色的一种瓷器。我国的青瓷经历了原始青瓷(始于商代)、早期青瓷之后,一般认为在1800年前的东汉时期进入成熟阶段。所以,所谓青瓷,一般是指成熟是青瓷。浙江是我国青瓷的发源地。根据地下发掘出土的实物证明,远在东汉时期四川就能烧制出相当成熟的青瓷。

  四川考古工作者在发掘邛窑系中的青羊宫窑址的过程中,认识到:早在战国至汉代,在与青羊宫窑址相同的地方,我们的先人就在那里烧制了各种陶器和原始瓷器。

  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前会长,著名古陶瓷研究专家冯先铭先生在《中国陶瓷》一书中指出:“瓷器烧成于东汉”,并在《汉代墓葬、遗址出土瓷器登记表》中列出了四川五个出土青釉瓷器的地方,其中有四个地方属于邛窑系的范围。

  冯先生还在书中指出,四川忠县蜀汉后期崖墓出土了一件口沿饰有及组褐色点彩的青瓷碗。

  由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副会长汪庆正先生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简明陶瓷词典》,发表了几幅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瓷窑遗址分布图,从中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四川有成都、邛崃、郫县等八个地方有瓷窑,仅次于浙江。那时的长江以北地区,只有山东淄博一个地方有瓷窑。到了隋代,四川发现瓷窑的地方虽然减少一个,尚存七个,但却成为全国瓷窑最多的省份,而居全国第二位的浙江省则只有四个地方了,这时临近的安徽有两个地方产生了瓷窑,而江西的瓷窑由原来的一个增加到三个——这说明长江下游烧制青瓷的地理范围扩大了。

  成都曾家包汉墓和重庆南岸上新街汉墓出土的四系罐,它的造型、釉色皆与浙江上虞县小仙坛东汉窑址的四系罐相同。其胎釉结合牢固,釉面无裂纹、玻化良好,釉为淡青釉,胎呈浅白色,质地坚硬细腻。

  蜀汉时期,四川青瓷胎质、釉色、造型、纹饰等方面都有显著提高。无论大件小件器皆拉坯成型、器壁厚薄均匀,质地坚硬,胎釉结合牢固。罐的形状是:罐体不断增高,上腹渐收,下腹和底相适应变得渐大重心由偏上到偏下,无专用盖(以碗碟代用),均为平底。底部有一圈紫红色垫烧痕。

  四川六朝时,青瓷的器形有壶、罐、碗、盆、釜等,瓷质坚硬,胎为淡灰白色、釉有姜黄色、青黄色、灰青色及鲜嫩的淡青色等。纹饰有弦纹、水浪纹和独特的“米”形葵字纹、松针几何纹等。大件容器多为手制,内壁还有手捺摸拍的凹痕,外壁多有麻布纹、器表规整;小件食器多用快轮拉坯。器形特点是,壶形为浅盘口、长颈、鼓腹、平底,口沿较薄,有一凹弦纹;或口沿微敛。碗的内底有小瓷块支钉疤痕。杯的形制与碗略为相同,只是器壁较深。钵为敞口、浅腹、平底。罐器为球腹、平底,有四系或六系,口微敞,肩部有鼓凸的粘接痕。最大的罐高30厘米,腹的直径为34厘米左右。值得注意的特征是南方青瓷碗、杯、钵多是内底有三个支钉痕,而四川青瓷碗的内底有八至十余枚瓷石垫烧留下的支钉疤痕。这是四川装烧工艺的特色。

  我国的鸡首壶(又叫鸡头壶、天鸡壶)最早出现于三国末年或西晋时期,流行于晋至唐初,因以鸡头作流而得名。鸡首壶出现之初,称为“罂”,根据是:东晋墓中,曾出土有铭文的鸡首壶,其铭文为“罂主姓黄名齐之”。

  作为古陶瓷著名品种之一的鸡首壶在全国各地均有出土,不同时期不同地区 ,器型大同而有异,存世量极少。

  南朝时成都青羊宫窑亦生产青釉鸡首壶,大肚小口,大约2比1,高28厘米左右,盘口高颈,壶身较长,鸡冠高耸,后有园股型把手或龙嘴型圆股型把手,壶身往往刻划莲瓣纹饰,胎质细,呈色浅灰,有白色化妆土,釉色青中带黄,有透明的玻璃质感,釉面有冰裂纹,盘口釉面有剥蚀痕迹,鸡首为实体,并不与壶身相通。陈丽琼先生说,“东晋的四川青瓷与江浙一带的相同点极多,相异点亦较突出。以鸡首壶为例,外地多把鸡首流、桥形系和龙把柄设在肩的水平线”,而四川的”鸡首流嘴却是向上翘起,鸡首靠颈边”。此外还有其它区别。

  在二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青釉瓷一直是我国生产的主流产品,历代都有大量烧造,并出现过不少以专烧青釉瓷而闻名于世的瓷窑。晋代浙江温州一带瓯窑所生产的“缥瓷”,唐代越窑“的千峰翠色”,都是我国历史上青釉瓷器的著名佳作。宋代汝窑的“淡天青色”,官窑的“粉青”,龙泉窑的“梅子青”、“豆青”,耀州窑的“橄榄绿色”,釉质温润,美若古玉,成为后世摹仿的楷模。

  早在南朝晚期至隋,四川邛窑就首先开创了在青釉中加入富含五氧化二磷的草木灰,使青釉变成了呈乳浊状的青绿釉,尔后,普遍应用,质量和施釉工艺也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1936年,华西大学古博物馆的中外考古专家,专程到邛窑遗址调查,并收集大量邛窑陶瓷标本器物和残片,进行理化测试分析,过后,美国专家葛维汉先生撰写了《邛崃陶器》一文。在此之前,葛先生为了写《邛崃陶器》这篇文章,又专程去欧、美访问了一系列的博物馆。在大英博物馆和加拿大多伦多的皇家安大略博物馆都发现了“与邛窑出土遗物极为相似”的各种瓷片。葛先生在文章中这样写到:邛瓷在“釉色方面有深蓝、紫以及淡蓝、青蓝、灰蓝等,还有小花点或绿兰点釉色,其风格极似宋代的钧窑产品。有些灰、绿、淡绿、黄、淡黄的釉色,可能与‘龙泉窑’有一定关系。”

  也是在1936年,有一个叫罗希成的先生在上海《美术生活》杂志上撰文说:“不意去岁邛崃县掘出唐代废窑数处,获品近万件,而完整者,仅百分之一而已。其中行色颇多且间有字文,其釉色有如钧窑者,有如汝窑者,有如龙泉大观绿等者,亦有三彩者,色白固无论亦。由此观之,亦可谓宋代之钧、汝诸窑之釉色、均胎袭邛窑而来,此种发现,不独于蜀文献上有极大之价值,而于吾国瓷学之沿革上,亦有其重要意义也。

  希成先生于1936年掘唐代邛窑达“数处”之多,“获品近万件”,其中,获完整器达近百件。面对如此数量巨大的有明确纪年的邛窑瓷器,在鉴赏之后做出上述结论绝非没有事实根据。原载于《风土杂志》1948年二卷二期的《蜀故别录》说:“邛窑影响宋瓷甚巨,钧汝诸窑,可为例证,论者不知。”可惜后人没有以此为线索,深入考察、研究……笔者将一些精美的邛窑瓷片与钧窑、汝窑瓷片相比较,深感罗先生言之有据、言之有理。

  青釉瓷中,有“秘色瓷”之说。所谓“秘色瓷”是指晚唐时开始烧造、五代时达到高峰的越窑青瓷精品。但据《唐氏肆考》所载:唐末前蜀王王建,报送“朱梁”(后梁太祖朱全忠)的信物中就有秘色瓷。王建在信中说:“金棱含宝碗之光,秘色抱青瓷之响”。据此推理,四川邛窑也烧制了“秘色瓷”。

  人们通常将越窑青瓷中的精品叫做“秘色瓷,其实,不尽然。“秘色”应该是指稀见的颜色。“秘色”究竟是指何种色调,有待考证。有这样一种观点:“唐代越窑崇尚玉的质感,其釉色为艾色(即针灸所用艾绒的色泽),基调是青中闪黄。五代晚期至北宋初才转为青绿色。因此,艾色似为秘色的色调。”无论是“青中闪黄”也好,还是“青绿色”也罢,在多次亲眼见过四川出土的玉质感特强的“艾色”瓷片之后,我深信,四川当时确实能烧制出“秘色瓷”瓷来。重庆市博物馆藏就有一件“秘色瓷”器,是成都中青羊宫窑的产品。早在1931年傅振伦先生在《四川古代的陶瓷器用》中曾经提到:“徐森玉先生有秘色牡丹瓷碟,径二寸许,玲珑可爱。”以上信息,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

  总之,我认为,四川青瓷的发展历史表明:唐宋以前,四川地区不仅是全国主要的产区,而且,青瓷质量之精美也是可以大书特书的。

  近几年来,由于古代四川青瓷特别是邛窑青瓷的精美品质逐渐被人们广为认知,喜爱收藏古代四川青瓷的收藏爱好者日增,真正的四川青瓷精品已十分罕见,而且价格不菲。于是,外省某些地区仿制水平较高的假冒“六朝青瓷”较多地进入成都古玩市场,以假充真,蒙骗他人。目前,出现在成都及四川各地古玩市场上的假冒“六朝青瓷”的主要破绽是:壶、罐造型普遍比真品偏重、偏瘦,偏修长,器物腹身几乎不见棕眼、缩釉和窑粘;饼形底足过于规整,底足边缘看不出浸釉(即蘸釉)工艺留下的手抓痕迹,有刻、划纹饰的器物笔道粗糙,有的笔道两边甚至还残留刻、划造成的胎土残渣,且有棱有角;青釉虽有深浅变化,但色偏姜黄,集釉处过多,过浓,釉水玻化程度太高,与真品相比较,光泽太强,鱼子纹开片太过显露,缺乏爆裂感和自然剥釉;人为加工出的土斑、土锈、水锈等“包浆”也不自然。所有这些,都是收藏爱好者应当高度警惕和注意鉴别的。

上篇:

下篇:

分享到:

来源() 作者(佚名) 阅读()
标签
相关内容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

    甘肃马家窑彩陶文化博物馆

    地址:甘肃省临洮县南关1号临宝斋文化楼

    电话:0932-2248229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鉴藏委员会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城隍庙西一楼6号临宝斋

    电话:+86 13893202682 0931-8400685

    来信来稿:3027199@qq.com

    164-100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

    总访问 次  陇ICP备05004307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112402000025号 甘公网安备 62112402000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