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窑文化官网,欢迎您!

615-195

  • 100-100官方微信
    • 100-100
  • 100-100会长微信
    • 100-100
1200-300
公告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告栏 > 其他 > 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文化

汉代五联罐浪漫与现实兼具的陪葬明器

  1983年4月15日,合肥市一位市民向合肥市文物管理处捐献了一件造型奇特的文物——一个大陶罐的上端被五个小陶罐紧紧簇拥,这种陶罐在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见所未见。经过专家鉴定,这是一件汉代专为陪葬烧造的明器,名叫“汉代五联罐”。这种器物是当时非常独特的文化现象,既有现实主义内容,又带有浪漫主义色彩,反映了当时的丧葬习俗,以及人们对待死亡的态度。

  五联罐造型独特

  “五联罐源自汉代后期,内涵非常丰富,一般以民间风俗和宗教题材为主,是特定历史背景在陶瓷工艺上的反映,是当时墓葬中常见的瓷制随葬品。因其造型是在一个大罐的口沿和肩部塑以五个开关相同的小罐而得名。”合肥市文物管理处工作人员、馆员夏腾介绍说。

  目前收藏于合肥市文物管理处的这个汉代五联罐的底部为一个大罐,上面托着五个相互粘连的小罐并与大罐捏塑合为一体,小罐中间为一较大陶罐,四周另置四个小罐,整体都为圆鼓腹,平底,胎呈灰色,通体无釉。“这个五联罐非常朴素,其他地方出土的不少五联罐的瓶体和肩部还堆塑有人物、动物、建筑等。”

  到了三国时,五联罐的中罐较前期增大,其他四罐逐渐缩小,出现了堆塑的人物、楼阁和羊、鸟等。最后中罐变成大口,周围的四罐被楼台亭阁和各种堆塑所替代。“据考证,五联罐就是一种陪葬明器,当然不是所有的墓葬都有资格陪葬这个物件,一般只有士大夫阶层才会使用。”

  五联罐内涵丰富

  五联罐的造型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走向简单的变化过程。因造型的不同,五联罐也有其他名字,比如,五管瓶、飞鸟人物罐、百戏飞鸟罐、伎乐堆塑罐、谷仓罐、魂瓶等。

  在夏腾看来,一件器物的盛行和演变不仅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而且和当时的宗教信仰和审美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五联罐也是如此,它的盛行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尤其是对待死后之事的态度。

  《荀子·礼论》有云:“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汉代人对待死亡的态度可以用“视死如生”来概括,即当时丧葬礼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墓葬结构、放置大量随葬品等来模仿现实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将死后的世界看成另一个现实世界。

  “陪葬五联罐的目的在于‘所堆之物,取子孙繁衍,六畜繁息之意,以安死者之魂,而慰生者之望’,在‘事死如事生’的观念支配下,厚葬在汉晋极为盛行,企盼在另一个世界仍能享受奢侈富豪生活,虔信多级(吉)多罐(谷)象征多子联福而子孙繁衍的祈求。”夏腾介绍说。

上篇:

下篇:

分享到:

来源() 作者(佚名) 阅读()
标签
相关内容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

    甘肃马家窑彩陶文化博物馆

    地址:甘肃省临洮县南关1号临宝斋文化楼

    电话:0932-2248229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鉴藏委员会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城隍庙西一楼6号临宝斋

    电话:+86 13893202682 0931-8400685

    来信来稿:3027199@qq.com

    164-100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

    总访问 次  陇ICP备05004307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112402000025号 甘公网安备 62112402000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