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窑文化官网,欢迎您!

615-195

  • 100-100官方微信
    • 100-100
  • 100-100会长微信
    • 100-100
1200-300
公告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告栏 > 其他 > 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彩陶片

  小晏工作于甘肃博物馆,我们在扬州文物培训中心古陶瓷鉴定班认识,一见如故。临别时,我送了他许多青花瓷片,他很感激,说扬州在新石器时期有人类活动的遗迹,也有一些原始陶器出土,但由于地域关系,基本不见彩陶的踪影,以后一定会在当地古玩市场买些彩陶标本送给我。事隔数年,我几乎忘了这件事。去年烟花三月,小晏托一位来扬州旅游的朋友,不远千里带给我一块马家窑彩陶标本,这位西北汉子果然不食前言。

  中国的制陶历史十分悠久。据考古发现,大约10000-13000年前,河北、江西等地的先民们已经烧出了红陶。自有文字以来,古典文献上便有了诸多关于陶的记载,如“神农耕而作陶”、“舜陶于河滨”,祭祀天地神灵“器用陶匏”等等。在新石器时代,畜牧业、农业已经非常发达,陶器的产生代表了这个时代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彩陶和马家窑文化彩陶更如天外来客,作为人类最早的文明标志,开启了中国绘画史。仰韶文化彩陶上大量绘有鱼纹、鸟纹、植物纹,说明人们在从渔猎、采集到农耕的长期生活中,学会了观察,获得了创作的灵感,并发挥想象力,把客观现实中的事物,提炼成艺术形象,装饰在陶器上。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彩陶盆,就是一幅图形优美的装饰画,这也是我国最早的人物画处女作:五人一组,手拉手,头侧各有发辫,激情洋溢地在跳着集体舞,是祈祷苍天赐福,还是庆祝又一个收获的季节?原始舞蹈,过去仅见于一些神话传说,但原始舞蹈一定是我们的祖先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它发之于心,动人心弦,会使今天的现代舞蹈家受到有益的启发。

  马家窑彩陶创烧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虽然前承中原的仰韶文化,烧造工艺并没有多少区别,但在纹饰上却差别很大。制作工艺上,马家窑彩陶和其它地区同时代的彩陶相比,修胎和表面打磨更精细,产品质量较之更胜一筹。但马家窑彩陶最突出的,还是它的艺术价值。

  彩陶装饰中,色彩的配置极富抽象性。马家窑彩陶在橙红色陶底上有黑色单彩,色调统一、单纯明快。也有黑白两色彩绘,白色嵌于黑色纹饰之中,主要地方局部采用,黑白相映,分外鲜明。红与黑对比色的运用,甚至影响了秦汉时期的漆器装饰风格。从马家窑彩陶装饰画面可以看出,陶工们经过长期的训练,装饰技巧已驾轻就熟。柔美、流畅的弧线构成繁丽复杂的纹饰,来往翻回,交驰盘旋,用笔有条不紊,飞动流畅。工艺上已开始使用慢轮修坯,并利用转轮绘制同心圆纹、弦纹和平行线等纹饰,技艺娴熟。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也认为:“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

  马家窑彩陶上的绘画题材丰富多彩,但无不来源于先民的生活。除了动物纹、植物纹等,纹饰中抽象、变形手法的运用,虽有工艺条件的限制,也反映出古人通过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寻找到了最凝练的艺术语言。彩陶上常见的网格纹,和当时人们从事的编织劳动有关。网纹或细密或疏朗,似乎对应着拉鱼拖虾,张网捕鸟。马家窑彩陶上鱼蛙、鸟雀、走兽等动物题材较多,说明当时人们为了获取生活资料,把渔猎作为一项主要生产劳动。

  彩陶的发达是马家窑文化显著的特点,在我国所发现的所有彩陶文化中,马家窑文化彩陶比例是最高的。目有所见,心有所悦,从彩陶艺术,我们看到了人类的乐观精神和创造的激情。这块珍贵的马家窑彩陶残片,上面画着旋转的线条,是先民赖以生存的武器———飞石索,还是河流中泛起的涟漪……虽时光相隔几千年,仍有一股扑面而来的生命气息。

  马家窑彩陶遗址在甘肃临洮境内,唐诗中描绘这个地方,用了“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等句子,正是西北这块荒凉广袤的土地上,繁育了人类最古老的灿烂文明。(

上篇:

下篇:

分享到:

来源() 作者(佚名) 阅读()
标签
相关内容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

    甘肃马家窑彩陶文化博物馆

    地址:甘肃省临洮县南关1号临宝斋文化楼

    电话:0932-2248229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鉴藏委员会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城隍庙西一楼6号临宝斋

    电话:+86 13893202682 0931-8400685

    来信来稿:3027199@qq.com

    164-100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

    总访问 次  陇ICP备05004307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112402000025号 甘公网安备 62112402000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