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窑文化官网,欢迎您!

615-195

  • 100-100官方微信
    • 100-100
  • 100-100会长微信
    • 100-100
1200-300
彩陶博物馆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彩陶博物馆 > 学术交流

马家窑彩陶盆上的舞蹈人物画

黑山岩画早期作者族属问题初探——对队列舞岩画的解读

内容摘要:通过比对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尤其是两件连臂舞彩陶盆人物画的头饰,认为黑山岩画中队列舞图的创作者更可能是古羌人。其羽毛状头饰未必是塞种人的高尖帽。

甘肃马家窑彩陶文化博物馆彩陶盆

关键词:黑山岩画;连臂舞;古羌人;马家窑文化

嘉峪关黑山岩画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先民活动遗存,研究它的创作年代和族属问题,对于探索西北地区历史文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黑山岩画自被发现以来,学界一直在进行考查研究。1972年嘉峪关市文物清理小组发表的《甘肃地区古代游牧民族的岩画——黑山石刻画像初步调查》一文认为“可能是羌族、大月氏或匈奴族早期的文化遗物”,后有人认为“是柔然、突厥或吐蕃族的作品,唯其帽饰极似彝族英雄结或可从彝族先民与古代羌族的历史联系中寻求解答”,宿白认为“这些都是九世纪吐蕃牧民的遗留”,还有认为“黑山红柳沟这些岩画,是当时居住在这里的古老民族月氏人所刻”。甘肃省博物馆等单位在进一步调查的基础上,1990年撰文对黑山岩画进行了详细的统计描述,加以分类,并对分期、族属问题做了初步探讨,认为这些岩画与古代羌族、月氏人、匈奴人及之后的族群有关。2013年,李树辉在比对新疆呼图壁康家石门子岩画、贺兰山有关岩画、黑山有关岩画以及伊朗派拉瓦德出土的青铜人像等后认为,黑山有关岩画和呼图壁岩画创作于公元前 201 年至公元前176 年之间(或更晚),其尖顶帽和牛角形毡帽分别是古代塞种人和月氏人的帽饰。

杨惠福、张军武在《嘉峪关黑山岩画》一书中,专设一章“岩画的时代与族属探索”来探讨黑山岩画的分期与族属问题。他们认为黑山岩画应该分为早期(出现)、中期(成熟)和晚期(延续)三个阶段,而早期岩画年代距今约1万年至6000年,其创作者是古羌人和戎人。

以上就是目前学界讨论黑山岩画的年代和族属问题的大致情况,应该说他们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从简单判断到复杂分析,从全面解读到重点研究,都进行了有价值的尝试。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缺憾,全面解读的时候难免过于浮泛,重点研究的则往往有失偏颇。如说早期岩画是古羌人所作,缺乏实质性深入论证;说戴高尖帽的是塞种人则可能证据不足或忽略了更早先民的存在。

鉴此,本文试以黑山岩画中的队列舞图为对象,通过比对分析中外相关图像、器物遗存,进而探讨其大致年代与族属问题。

图1 黑山岩画中的队列舞图(选自《中国岩画全集2西部岩画1》)

黑山岩画中人物画较多,尤其以四道鼓形(心)沟区有一组人物画为代表(编号:S28,图1),《甘肃地区古代游牧民族的岩画——黑山石刻画像初步调查》一文将其定名为“操练图”,盖山林将之称为“操练舞”,《嘉峪关黑山岩画》一书称为“大型舞蹈图”,而汤惠生则称之为“队列舞”,把它归入“连臂舞”范畴。

S28总人数达三十余人,大致分作三排,队列有一定规律。其主要特征是人物互相贴近站立,做类似舞蹈动作,头上有一根雉翎状饰物(李树辉认为这就是塞种人的“高尖帽”)。

类似黑山岩画S28舞蹈图案的遗存见于古今中外,在时间和空间上并无分布障碍。按汤惠生的研究,这种图案早在六七千年前两河流域的哈拉夫文化、殴贝德文化彩陶上就已经出现,印度河谷的彩陶和岩画也有较多呈现,另外在西亚、南欧、美洲及俄罗斯等地的岩画和器物上也有不同时代的连臂舞图案。在中国境内,新疆呼图壁岩画、内蒙阴山岩画、宁夏贺兰山岩画、云南沧源岩画、广西花山岩画中也有出现。而这种舞蹈的现代遗存,如在藏区就有著名的锅庄舞,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也有类似的形式(如侗族“多耶舞”)。

而1973年在青海大通上孙家寨马家窑文化墓葬出土的一件彩陶盆的内壁上就出现了这类连臂舞彩绘(图2),共三组,每组五人,《青海彩陶》一书把它叫做“舞蹈纹盆”。1995年青海同德县宗日遗址马家窑文化墓葬出土的一件彩陶盆内壁上也有连臂舞彩绘,分作两组,一组11人,一组13人。可以说,在马家窑文化彩陶中,从早期的马家窑类型到后期的马厂类型,都有这类连臂舞彩绘(如晚期连臂蛙神纹)。而本文主要关注的是其中的两件彩陶盆:其一即是青海大通的这件,已广泛为人所知;还有一件收藏于甘肃马家窑彩陶文化博物馆(图3),此盆与宗日遗址彩陶盆的不同之处除了器型略有区别外,主要是盆底画有三条鱼,而舞蹈只有两组,每组也是五人。然而重要的是,这两件陶盆所绘的舞蹈人物却存在极大相同之处,那就是每个人的头顶和胯部都有明显的突出物:头顶饰物,或略翘起,或垂于脑后;而胯部或似尾饰,或似阳具。

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彩陶盆

对比黑山岩画与马家窑文化彩陶盆上的舞蹈人物画,可以看出它们之间也存在较大的相似之处:最明显的就是它们头顶的饰物。黑山岩画人物头顶饰物类似于长长的羽毛,而彩陶盆人物头顶饰物则似发辫或羽毛,但考虑彩陶盆上也有略翘起的头顶饰物,加上这些人物头顶多已接近盆的口沿,无法将饰物画成竖立状,因此或可认为两者本是同一类饰物。至于胯部的饰物,一些学者认为是尾饰,而刘学堂则认为这是阳具。虽然S28舞蹈图中没有明显阳具的特征,但在黑山岩画中,有较多动物画有阳具,且在磨子沟岩画编号M2的男女双人舞蹈图中,男性就画有明显的阳具。另外,在西北地区岩画中,连臂舞图画中有阳具的也较为常见,如新疆呼图壁岩画和内蒙阴山岩画中都有夸张的男性生殖器。因此可以认为马家窑文化彩陶盆上的舞蹈人物画作者与黑山岩画“队列舞”创作者存在较大的关联性,或可认为是同一族属。

按马家窑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志安先生的观点,马家窑文化的主人即是古羌人。而闫璘、柳春城则认为宗日文化才是先羌文化。不管怎样,这就从纹饰分析的角度将黑山岩画“队列舞”创作者与古羌人建立了关联,马家窑文化和宗日文化的年代处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嘉峪关黑山岩画》一书所推测的年代和族属亦与此相合。

关于马家窑文化与古羌人的关系,早在1940年代,夏鼐就在《临洮寺洼山发掘记》一文中指出寺洼文化与羌文化有关,他主要是从寺洼文化的火葬葬俗方面来讨论的。1979年,张朋川在《甘肃出土的几件仰韶文化人像陶塑》一文中介绍了甘青地区出土的几件人像陶塑,他认为甘肃地区从庙底沟到马厂时期的陶塑人像都是披发的发式(图4)。后张广立、赵信、王仁湘三人在《黄河中上游地区出土的史前人形彩绘与陶塑初释》中进一步从披发、衣尾、火葬和白石崇拜几个方面来探查羌人的风俗,他们认为,早在新石器时代,古代以至现代羌人的一些独有风俗就开始逐渐形成了,而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时期是古羌族系统的形成时期。而俞伟超更在《古代“西戎”和“羌”“胡”文化归属问题的探讨》和《关于“卡约文化”的新认识》两篇文章中认为,马家窑、半山、马厂类型和齐家文化是羌人文化的前驱,在湟水一带的唐汪、辛店文化是羌人的文化遗存,而卡约文化是以羌人为主体的西戎诸部落的文化遗存。按照他的意见,甘、青地区已知的诸彩陶文化类型都是羌人文化遗存。

学界普遍认为羌人是以“披发”为美,而前述两件彩陶盆人物头饰未必就是发辫,很有可能也跟黑山岩画的羽毛状头饰一样,属于一种装饰物。

大地湾彩陶瓶

按李树辉的观点,黑山岩画队列舞者是戴尖顶帽的塞种人,与吐鲁番苏贝希墓地等墓葬出土的戴高尖帽[21]的干尸族属相同(图5)。其实塞种人是一个比较晚的称呼,曾宪法认为塞种人源自中亚地区的“古西徐亚人”,距今4200年前,由于气候异常,导致黑海、里海低地发生海侵,他们被迫迁出西徐亚陆台和黑海与里海低地,一部分进入西域,在汉代时被中国文献记录。这在时空上与前述舞蹈人物创作年代及地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也就是说戴羽毛状头饰的甘青地区连臂舞或队列舞人物画像创作者未必就是塞种人。

综上,从黑山岩画队列舞者的排列形式及头饰来看,更可能是古羌人所创作。

<<黑山岩画早期作者族属问题初探——对队列舞岩画的解读>>

作者:张全海(中国人民大学)

上篇:

下篇:

分享到:

来源() 作者(张全海) 阅读()
标签
相关内容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

    甘肃马家窑彩陶文化博物馆

    地址:甘肃省临洮县南关1号临宝斋文化楼

    电话:0932-2248229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鉴藏委员会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城隍庙西一楼6号临宝斋

    电话:+86 13893202682 0931-8400685

    来信来稿:3027199@qq.com

    164-100

    Copyrights©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

    总访问 次  陇ICP备05004307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112402000025号 甘公网安备 62112402000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