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甘肃省博物馆承办的国内首个彩陶文物鉴定研究培训班6月1日在兰州正式开班,来自全国各省市区文博机构的40多位年轻文博工作者将在为期10天的培训中,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学习彩陶鉴定的相关专业知识。
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关强,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主任刘铭威,甘肃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白坚等出席了开班仪式,仪式由甘肃省博物馆馆长贾建威主持。
关强在开班式致辞中表示,70余年来,文物鉴定工作从无到有、由小到多,机构规模不断扩大,业务辐射功能日益凸显,“十三五”以来,全国21家文物进出境审批管理机构和38家涉案文物鉴定评估机构共处理87万件文物进出境业务,完成54万件涉案文物鉴定、近百万件拍卖标的审核,帮助各省完成50万件馆藏文物鉴定。文物鉴定审核和涉案文物鉴定机构在守护民族文化遗产安全、打击文物违法犯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长为社会文物工作的核心支点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文保事业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文物事业迎来了春天。近年来,文物事业社会关注度显著提高,文物保护力度空前,国际文化交流日渐频繁,这对社会文物管理工作人员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新的发展阶段赋予我们新的历史使命,各级文物进出境审核管理和涉案文物鉴定评估机构要准确把握当前的工作形势,在文物进出境审核领域,审核机构守国门、保交流、促回流作用日益凸显。伴随着国际文物交流日益活跃,珍贵流失文物回归成为现象级热点,文物进出境审核工作要在继续守好国门的基础上,更好地服务中外文化交流,在中外文物交流和文物回流上下功夫、做文章。
在涉案文物鉴定领域,鉴定机构业务范围逐渐扩展,工作强度不断增加。一方面,全国公安机关持续加大文物犯罪打击力度,刑事涉案文物鉴定量持续上升,司法鉴定文物数量也在逐年增长,对涉案文物鉴定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流动文物鉴定领域,拍卖标的审核需求不断攀升。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化,民间收藏群体在不断扩大。如何进一步规范文物市场交易机制、引导社会群众、培育良性的社会收藏文化,为社会提供常态化、公益性的鉴定服务,成为了我们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
“十三五”期间,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有序推进、涉案文物鉴定评估机构实现全国覆盖,文物鉴定机构建设整体向好。美中不足的是,部分省(区)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缺位、机构布局欠缺合理性、涉案文物鉴定机构数量较少,支撑涉案文物鉴定的力度有限。下一步,国家文物局将加大文物鉴定机构建设力度,着力补全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全国布局,新建一批涉案文物鉴定机构。
关强表示,各级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管理中心、涉案文物鉴定评估机构作为文物鉴定的主力军,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被赋予守护文物安全的神圣使命,身兼文物进出境审核、涉案文物鉴定、馆藏文物定级、征集文物鉴定、罚没文物接收、拍卖标的审核、公益鉴定咨询等各类鉴定工作。在座的学员是我国文物鉴定的生力军,希望各位学员珍惜学习机会,遵守学习纪律,以求知若渴的态度,学习鉴定理论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弘扬工匠精神,练硬自己的本领,强化责任意识,不负神圣使命。同时,文物鉴定也是文博人向社会展示自我的重要窗口,要进一步发扬文博前辈出境审核零差错、零超期的光荣传统,时刻牢记守卫文物国门、打击文物犯罪是社会文物管理的重要责任,干好各类文物鉴定工作。
文物出入境审核决定文物去留、涉案文物鉴定影响司法公正、流动文物鉴定关乎人民利益,关强要求所有学员牢记职业道德,初心不改,务必不忘投身文物事业的初心,筑牢职业道德防线,杜绝不法势力的侵蚀,遵守各项规定要求。发扬实事求是的精神,以存法、守正、求真的理念开展文物鉴定工作,为维护国家法治实现公平公正,贡献文博人的力量。
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主任刘铭威在开班仪式上表示,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长期致力于培养文物鉴定的专业人才,在培训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训。为了办好这次培训班,甘肃省博物馆做了大量的工作,给学员们准备了大量高质量的实物标本,希望大家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努力学习、严明纪律,勤于思劳、善于总结,切实提高自己的鉴定和研究水平。
甘肃省文物局副局长白坚在开班仪式上表示,彩陶是史前文化的重要遗存,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和文物资源宝库中具有特殊地位,中国首支考古学文化仰韶文化即以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为显著特征而闻名于世。甘肃素有“中国彩陶之乡”的美誉,起源于八千年前的大地湾文化孕育了中国最早的彩陶,甘肃彩陶在中国延续时代最长、分布地域最广、出土数量最多、造型最为独特、纹饰最为绚丽、发展脉络最为清晰,为中国彩陶史留下了最为辉煌的篇章。
国家文物局首个彩陶文物鉴定研究培训班在甘肃举办,是对甘肃文博界的信任和重托,是对甘肃彩陶文化深厚底蕴的高度认可,也是对甘肃彩陶文物保护研究工作的充分肯定,为全国文博界提供了难得的交流平台。甘肃省文物局高度重视此次培训班,整合了省内彩陶优质资源,策划举办了《落花·流水——甘肃省彩陶》展,配合教学和观摩,确保培训班的高水平和高质量。
彩陶是黄河流域先民聪明才智的结晶,是黄河文化的标志性符号。通过培训,全面系统地认知中国彩陶文化,有助于为保护好、研究好彩陶文物奠定坚实基础,有助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讲话精神,有助于生动讲述“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增强文化自信。文物进出境审核管理工作是文物保护的重要防线,此次培训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高彩陶鉴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更好地履职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