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五大名窑唯一的白瓷,一“定”要看

2020年8月24日

宋代的五大名窑称:“定、汝、官、哥、钧”,这是按历史年代来排序的,在这五大名窑中,定窑是最早的一个窑口,也是品种、式样、纹饰最丰富的一个窑口,更是烧造历史最长的一个窑口。

定窑窑址在今河北省保定市曲阳涧滋村及东西燕村,因宋代属定州,故名。创烧于唐,极盛于北宋及金,终于元,定窑产品以白瓷为主,也烧制酱、红、黑等其他名贵品种,如黑釉(黑定)、紫釉(紫定)、绿釉(绿定)、红釉(红定)等,都是在白瓷胎上,罩上一层高温色釉。

定窑的特征

定窑的胎质薄而轻,胎色白色微黄,较坚致,不太透明,釉呈米色,施釉极薄,可以见胎。釉色洁白晶莹,很多积釉形状好似泪痕,被称为“蜡泪痕”,隐现着黄绿颜色。在器物外壁薄釉的地方能看出胎上的旋坯痕,俗称“竹丝刷纹”。北宋早期定窑产品口沿有釉,到了晚期器物口沿多不施釉,称为“芒口”,芒口处常常镶金、银、铜质边圈以掩饰芒口缺陷,此为定窑一

定窑白釉红彩长寿酒碗

划花

划花是宋代定窑瓷器的主要装饰方法之一。通常以篦状工具划出简单花纹,线条刚劲流畅、富于动感。莲瓣纹是定窑器上最常见的划花纹饰。

刻花

刻花是在划花装饰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时与划花工艺一起运用。如在盘、碗中心部位刻出折枝或缠枝花卉轮廓线,然后在花叶轮廓线内以单齿、双齿、梳篦状工具划刻复线纹。

印花

定窑纹饰中最富表现力的是印花纹饰。这一工艺始于北宋中期,成熟于北宋晚期。最精美的定窑器物纹饰在盘、碗等器物中心,这类器型内外都有纹饰的较少。

从早唐开始,胎体厚重灰白或发黄,釉质薄而污浊,挂釉不到底伴有开片,全部使用化妆土。胎骨淘洗较差,颗粒较粗,纹饰简单,以严格意义上讲,有些属生烧或微生烧,这类粗白瓷多为低档民间实用器物。中晚唐定窑精白瓷就足以媲美邢窑白瓷,且出现少量当时最先进的透影白瓷。

唐代“新官”款白瓷扣银连托把杯,水邱

五代时定窑白瓷胎质坚致细白,器壁较薄,造型轻巧秀致,多施满釉且釉色灵动光润,薄而匀净,附着力极强,敲击金属声余韵悠长,极少数施薄层化妆土而成佳品,少数有“官”、“新官”铭文,精细瓷比例很大,多为富裕阶层使用,为定窑烧造历史的第一个高峰。

五代定窑白釉刻“易定”铭碗(故宫博物

进入北宋,丰富的器型尤以净瓶、枕类及大量精美立件产品彰显定窑的辉煌,此时更注重了对器物的装饰。纹饰大多精良,疏密有序、线条清晰、有力,此时精细瓷占有很大比例。

北宋定窑龙首大净瓶,至道元年(995年

北宋末期金代,定窑白瓷精美成熟的刻印花,更使定窑当之无愧进入宋五大名窑之列,此时白瓷胎质有所下降,粗瓷比例越来越多。

金代定窑白瓷印花牡丹百褶盘(台北故宫

任何一个时代,受政治、文化、经济等因素的影响,都有他自己的特性。原始的朴拙,秦汉的磅礴,大唐的雍容华贵,五代的狰狞凌厉,宋代的纤丽婉约,反映到瓷器上,就称为时代气息,即文物的时代特点。所以,陶瓷与每个历史阶段的社会背景都相吻合,以艺术的形式用技术表达出时代气息,是其一大特性。

来源(寻艺俗人) 作者(寻艺俗人)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www.majiayao.com)